嶺南傳統建築尺度構成與分析

嶺南傳統建築尺度構成與分析

《嶺南傳統建築尺度構成與分析》是依託華南理工大學,由林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嶺南傳統建築尺度構成與分析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林哲
  • 依託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基於目前對嶺南傳統建築尺度構成要素的認識不足,提出對坑及壓白尺法為代表的嶺南傳統建築尺度構成要素進行研究。在嶺南傳統建築保護維修項目及對嶺南傳統建築匠師訪談中,課題申請人及合作者發現坑對嶺南傳統建築木作、瓦作、磚作、石作的協調作用,提出坑為嶺南傳統建築面闊方向的輔助設計模數的假設,並擬分析其產生時間,發展範圍及協調各工種尺度的機制。申請課題提出嶺南傳統建築的壓白尺法是疊加在我國古建築模數制之上的設計方法假設,將實測數據與可靠文獻相互比較,採用數學建模方式計算其營造尺,擬將壓白的因素剔除後,還原其初始設計模型,進而揭示嶺南傳統建築尺度構成的真實面貌,以指導嶺南傳統建築修復的實踐工作,並提高對嶺南傳統建築的科學技術及文化價值認識。

結題摘要

嶺南傳統建築尺度研究尚存空白,提出“嶺南傳統建築尺度構成與分析”課題,對“坑”及“壓白”尺法等為代表的嶺南傳統建築尺度進行研究。項目經過三年時間,項目負責人與合作者通過實地調查和分析研究取得了預期進展,發現了以往沒有被認識的嶺南建築傳統技術特點,為下一步繼續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礎。研究主要圍繞嶺南傳統建築尺度設計的“時間順序”、“地域特點”、“表現方式”和“構成關係”四個方面進行,根據研究發現如下規律和特點: 一 時間順序:1、 在西漢早期就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採用“整尺”方法設計,建築布局總面闊、進深與建築各部分尺寸依照簡明比例控制。2、明代大型建築部分採用了“壓白”尺法設計。3、到清朝中晚期,增加了“坑”模數設計;口決方式記錄地盤、側樣等尺寸;用“尺表”方式記錄平面尺寸。 二 地域特色:1、廣府地區採用“周通”、“營造尺”與“坑”等一系列複合構成的尺度模數,協調不同工種運行。2、潮汕地區採用魯班經壓白尺法,通過丈桿記錄尺寸完成複雜建築設計,對於已經定型的建築類型,還採用口訣、尺單等簡潔的方法進行設計。3、客家地區大型民居保留著早期“整尺”設計的方法,到晚期部分宗祠受潮汕地區技術影響痕跡較重。4、桂北地區民居晚期受廣府建築技術影響較大,但山區仍然保留著吊腳樓等設計方法,是多種營造技術的融合。 三 表現方式:1、等比製圖方式:調研中在廣府地區和潮汕地區傳統建築的維修時,發現工匠在平整地面按1:1比例用竹筆畫出建築側樣;用木板按1:1比例製作梁截面樣式等。2、縮比制模方式:在桂北地區的風雨橋和鼓樓設計中採用木棍或竹籤的方式構造出建築的骨架,揭示了早期建築設計中的材料及方法。3、丈桿設計方式:調研中發現潮汕地區與桂北地區的傳統建築營造採用不同的丈桿設計方式,顯示了不同地區對這一設計方法的靈活運用。 四 構成關係:1、丈量田地的用尺、大木工匠的用尺與“磚做”、“瓦做”的用尺共同構成建築尺度要素。2、營造尺與魯班尺:營造尺構成建築主要框架,魯班尺用以確定重要尺寸的具體數量以達到對避凶趨吉的心理暗示。該項目研究使得進一步認識嶺南傳統建築的特色,尤其在維修保護方面對嶺南傳統建築營造的核心技術展現與保持有重大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