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嶧山古會
- 位於:山東省鄒城風景名勝區嶧山
- 形成:多處奇觀奇景,嶧山古會是其一
- 方圓:五六里
時間,歷史起源,盛況,會上商品,
時間
嶧山古會分春季和初冬兩次,春季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前後,較為隆重,人數少則數萬,多則達20萬人。大年初一也相當於一個會了,雖然賣東西的人少,但是爬山的人絡繹不絕。
歷史起源
歷史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據後漢時期劉薈在其編纂的《鄒山記》中提到“束民轎二月二”為龍抬頭之日,人們祈禱風調雨順,一年好景,齊集於嶧山,進香朝拜。二是公元前615年二月初二,史稱“知命之君”的邾文公“卜遷於嶧山之陽”立國,是為慶賀之日,逐步演變為嶧山古會。冬季山會在農曆十月初五前後,歷史起源沒有確切記載,規模較小,間隔數年一次,人數也因社會政治、經濟等因素而變化。
盛況
嶧山古會上少不了許多香客,不分男女老幼,也有三五成群約親戚鄰里的,亦有重辨灶以村莊為單位組織的“香社”。所謂“香社”,一般是由村裡的長老或頭人組織的文藝團體。一般從本村選拔能歌善舞的青年,按照農村風俗習慣排練“龍燈”“高蹺”“花船”等文藝節目。“香社”按戶頭(或人口)收繳部分錢糧,供集體開支,有些土豪、紳士自然要多交一些。香社一般從農曆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趕完山會時結束。趕會那天,香社挑著“××香社”“××進香團”等字樣的彩旗,敲著鑼鼓,一路歡歌奔往嶧山,途中經過村莊或人群比較雅套贈臭集中的地方,還要燃放火花鞭炮趨鴉碑頁熱鬧一番。進山後,到龍廟前進香朝拜,還有文藝演出等活動,四周的觀眾喝彩聲此起彼伏,表演者將會更加起勁。
單行“許願”“還願”的香客,有求子求孫的,有祛病免災的,有求神問卜的。善男信女將香放進香爐點燃,五體投地,虔誠祈求。嶧山周圍方圓近20里的人們上山押子、拴娃娃的較多,有的家庭祖孫幾代都是“求神得子”。二月初二趕會那天,求神許願都要梳洗打扮一番,有的甚至借一身新衣裳,帶上火紙、香燭,臨行前在家中燃一炷香,以求祖先蔭庇,沿途默默念叨,祈求賜子賜福。更有虔誠者上山時每個台階磕一個頭。進廟後有道人作證,焚香磕頭。自報姓氏名誰,家住何方。閥端促此後,請道人取“石子”(意為“拾子”諧音)或泥娃娃為寄託。許願者接過“石子”,用事先備好的紅頭繩(或紅布)系住該“石子”,放入懷裡返回家中,途中還念叨著“孩子回家”。到家後便把“石子”放在床上。事後果真有了子孫,許願者將按當時的諾言,按時間、地點,帶上供品到山上還願,告訴仙人求子得成,前來回拜。有的居民生子後,還要縫製一個“長命鎖”,即用七色絲線縫製成元寶形“長命百歲鎖”,掛在幼兒胸前。另外,在當地還有個說法,在山上拴來的孩子終生不能登嶧山,以免仙人留住。
嶧山古會期間,由於香客眾多,便產生了餐飲服務業,繼而發展成為“香火騾馬”於一體的古會,以至如今廈煮邀的物資交流會。餐飲方面,有茶行、餐館、包子鍋、羊湯鍋等;玩具方面,有賣刀、槍、箭、戟、風車、長纓、黃藍等的雜貨店;還有賣布匹、衣服、鞋帽、家具、嫁妝的商店;甚至還有賣豬馬牛羊、雞狗鵝鴨等畜禽的攤點。古會上還有說書的、唱戲的、玩武的等藝人。據明萬曆四年(公元1569年)六月白雲宮一刻石記載,嶧山上下有商號、堂號、店鋪達38家。明末清初,駐此的山西會館一度壟斷了嶧山市場,經營上百個品種的商品,主要是鹽業、菸酒糖茶、糕點水果等。嶧山本地人多經營飲食服務、山轎助力、導遊等行業。
會上商品
嶧山古會還有多種名吃,“八花寶粥”“天福甘露”“醉棗”等各具特色,還有“金鳳朝陽(山雞)”“白元大仙(白野兔)”“橫臥將軍(螃蟹)”等名吃。
嶧山古會一般延續3至5天,長者達7天。會上商品交易通常在第二三棗櫻天進入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