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邊菊(菊科紫菀屬植物)

崗邊菊(菊科紫菀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崗邊菊(學名:Aster panduratus)是一種菊科紫菀屬的植物,分布於中國南部大部分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植株,莖葉,花果,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
多年生草本;菊科紫菀屬植物琴葉紫菀Aster panduratus Nees ex Walp.[A. fordii Hemsl.],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曬乾。根狀莖粗壯。莖直立,高50-100厘米,單生或叢生,細或粗壯,被開展的長粗毛,常有腺,上部有分枝,有較密生的葉。產於四川西部和東部、湖北西部、湖南、貴州、江西、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生於山坡灌叢、草地、溪岸、路旁。海拔100-1400米。

莖葉

莖直立,高50-100厘米,單生或叢生,細或粗壯,被開展的長粗毛,常有腺,上部有分枝,有較密生的葉。下部葉在花期枯萎或生存,匙狀長圓形,長達12厘米,寬達2.5厘米,下部漸狹成長柄。
中部葉長圓狀匙形,長4-9厘米,寬1.5-2.5厘米,下部稍狹,但基部擴大成心形或有圓耳,半抱莖,全緣或有疏齒,頂端急尖或鈍而有小尖頭;上部葉漸小,卵狀長圓形,基部心形抱莖,常全緣;全部葉稍厚質,兩面被長貼毛和密短毛,有腺,下面沿脈及邊緣有長毛;中脈在下面突起,側脈不顯明。

花果

頭狀花序徑2-2.5厘米,在枝端單生或疏散傘房狀排列;花序梗長0.5-3或達5厘米,有線狀披針形或卵形苞葉。總苞半球形,長約5毫米,寬6-8毫米;總苞片3層,長圓披針形,外層草質,長2-3毫米,寬0.7毫米,頂端尖或稍鈍,被密短毛及腺,內層上部或中脈草質,長4毫米,寬約1毫米,上部或中脈草質,邊緣膜質而無毛。
舌狀花約30個,管部長1.5毫米;舌片淺紫色,長約8毫米,寬1-2毫米,管狀花長約4毫米,管部長1毫米,被密短毛,裂片長達1毫米;花柱附片長0.4毫米。冠毛白色或稍紅色,約與管狀花花冠等長,有稍不等長的微糙毛。瘦果卵狀長圓形,長几達2毫米,基部狹,兩面有肋,被柔毛。

花果期

花期2-9月;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草地、溪岸、路旁。海拔100-1400米。

分布範圍

產於四川西部(合川、南川)和東部、湖北西部(秭歸)、湖南(嶽麓山、安江、保靖)、貴州、江西(萍鄉、武寧、興國、新建、修水、鋁山、宜春、大余、貴溪)、江蘇南部(南京、蘇州)、浙江(於潛)、福建(永安、連城、沙縣)、廣東、廣西等地。

主要價值

【各家論述】《粵北中草藥》:行氣止痛,止咳平喘。全草(崗邊菊):苦、辛,溫。溫中散寒,止咳,止痛。用於咳嗽痰喘,慢性胃痛,泄瀉,消
崗邊菊
崗邊菊
【來源】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曬乾。
【性味歸經】苦、辛,溫。
【功 效】:行氣止痛、止咳平喘。
【主治】用治寒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脘腹脹痛、寒疝腹痛,痛經等症。用治痰涎壅盛、喘咳上氣、胸隔滿悶、痰稀薄、咳喘偏寒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一10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本種提示

與耳葉紫菀 (A. auriculatus Franch.) 稍接近,但總苞常較小,總苞片外層全部草質,被密毛及腺,頂端鈍或稍尖。此種有一變型,上部葉全緣,頂端鈍或圓形,曾被視為不同的種 (A. fordii Hemsl.),但與此種不易區別,故以合併為適宜。此種在甘肅的分布 (Mattf. ex Rehd. et Kobusk. Journ. Arn. Arb, 16) 似為錯誤鑑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