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松,中藥名。為景天科植物細葉景天Sedum elatinoides Franch.的帶根全草。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及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熱毒癰腫,丹毒,睪丸炎,燙火傷,濕瘡,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崖松
- 別稱:小鵝兒腸、半邊蓮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薔薇目
- 科:景天科
- 屬:景天屬
- 種:細葉景天
- 分布區域: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及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春、夏季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帶根全草。
性味
味酸、澀,性寒。
歸經
歸肺、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熱毒癰腫,丹毒,睪丸炎,燙火傷,濕瘡,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相關配伍
1、治小兒丹毒:崖松15g,銀花、連翹、大青葉、蒲公英、丹皮、赤芍、敗醬草各9g。水煮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2、治睪丸炎:崖松適量。搗爛外敷。(《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鮮品50-100g。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塗;或煎水洗。
採集加工
春、夏季挖取帶根全草,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細葉景天 ,又名疣果景天、溝繁縷景天。一年生草本,高5-30cm。全株無毛。根須狀。莖單生或叢生,分枝或不分枝,莖上有棱,基部節上常生不定根。葉3-6片輪生,無柄或幾無柄;葉長圓狀匙形或狹倒披針形,長8-20mm,寬2-7mm,先端微鈍或急尖,基部漸狹,全緣。花序圓錐狀或傘房狀,分枝長,花稀疏,花梗細,長3-8mm;萼片5,狹三角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1.5mm,先端近急尖;花瓣5,白色,披針狀卵形,長2-3mm,先端急尖,基部離生;雄蕊10,2輪,較花瓣短;鱗片5,寬匙形,先端有缺刻;心皮5,橢圓形,下部合生,背部有微乳狀突起。蓇葖果,成熟時上半部斜展。種子卵形,褐色,平滑,長0.4m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山谷石崖上。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及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鎮靜、促進傷口癒合。
相關論述
《陝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治小兒丹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湯火傷,睪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