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口板龍舞是一種廣東省的傳統民俗舞蹈活動。崖口,古稱崖溪,隋唐時因有鹽場的關係,大量的中原人經南雄珠璣及福建甫田、東莞一帶遷徒定居,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也導致了中原地區民俗藝術及南粵傳統民俗藝術的溶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崖口板龍舞
- 地域:廣東省
- 性質:民俗舞蹈活動
起源,表演,
起源
相傳,崖口的板龍舞源於唐代,與“耍菩薩”(崖口飄色的前身)一樣,出於祭祀的需要,與其他民俗藝術共存並沿襲。板龍,板龍用板做成的龍,一般的“龍”多以竹、滕、木紮成龍頭、龍骨,再用布製成龍袍,而崖口東堡所扎的龍,歷史上都是用竹、木作龍頭、龍骨,但龍袍卻是用木板一塊一塊拼起來的。因此,崖口的板龍舞,在重量上比其他的龍要重,體積較大,導致了舞蹈技藝的開展,舞動起來動作不大,多以巡遊方式進行,難以作團龍、翻騰等大的動作。
表演
崖口板龍舞較講究祭龍、出龍的儀式,要巡遊時,多以花藍隊、布繡隊,紋鑼響導作陪襯和作引導。近幾年,在扎龍技藝上作了一些改革,金龍身上的龍袍下半截改用布料,但脊樑兩邊仍沿用木板作龍鱗,舞龍時的動作較過去稍大。在六十年代,崖口的板龍製作又改進了一步,過去的木板龍鱗改變為紙板作材料,舞動時的動作,也吸收布龍的協作,也可做翻動的舞步了。這是崖口舞板龍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