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崔道植1934年6月出生在一個貧困的朝鮮族家庭,4歲時父母去世,成為孤兒的崔道植依靠政府助學金讀完了國中,1951年17歲的崔道植放棄了保送就讀高中的機會,加入
中國人民志願軍等待趕赴抗美援朝戰場。1955年他從部隊被抽調到黑龍江省公安廳,成為了共和國第一代刑事技術警察,在這個崗位上,崔道植工作了整整52年。崔道植參加公安隊伍以來,先後考取了中央民警幹校(現
中國刑警學院)、哈爾濱業餘
職工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如饑似渴地學習
刑事科學技術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從1955年從警至今,崔道植檢驗鑑定的痕跡物證超過了7000件,在52年時間內,平均每3
天鑒定一件罪案痕跡,無一錯案,在創造這一傳奇記錄的同時,他的痕跡鑑定技術也在實踐積累中漸入化境,至今仍是中國警界重大疑難刑事案件痕跡鑑定的
定海神針。
經他親自辦理的重、特大案件中的痕跡或疑難痕跡檢驗鑑定有1200餘起,在案件偵破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解決了許多技術部門解決不了的疑難痕跡物證的檢驗鑑定問題,並糾正了有些權威技術部門的錯誤結論,避免了嚴重後果,抓到了真正的犯罪分子。
所獲榮譽
其研究的《陽膛線痕跡中穩定特徵區域的探討》獲公安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他研究出的《彈頭膛線痕跡自動識別系統》和指導哈爾濱市公安局和黑龍江省公安廳技術處研究的《根據獵槍射擊彈殼痕跡判別槍種》以及《根據小口徑槍射擊彈殼痕跡判別槍種》等科研課題,已被全國13個省、市39個單位採用並破獲一大批槍案。其發明的用特製鋁箔膠片提取彈頭膛線痕跡的技術,已獲國家專利。並發表了“偵破涉槍案件最有效的方法———建立槍彈痕跡檔案”、“根據射擊彈殼與射擊物確定手槍射擊位置範圍”、“指甲的同一認定”等論文。參與編寫了《槍彈痕跡檔案管理教材》,主編了《槍彈痕跡檢驗》一書。
先後承擔研究《人手各部位長寬度與身高、年齡、體態的關係》、《指甲同一認定》等課題,其立項研究的《痕跡圖像處理系統》,極大地提高了痕跡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
周永康簽署命令,授予崔道植公安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2018年12月18日,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揭曉“改革開放40周年政法系統新聞影響力人物”,崔道植入選,並獲評:他,是中國首席槍彈痕跡鑑定專家。
主要成就
辨別纖如髮絲的彈痕
1996年3月至12月,北京、河北連續發生7起襲擊武警、駐軍哨兵,搶劫武器彈藥、持槍搶劫殺人案,犯罪嫌疑人採用暗中埋伏、暴力偷襲的作案手法,打死、打傷軍警人員7名,引起了中央軍委的高度重視。到了1997年七八月間,中共十五大召開前夕,新疆又接連發生3起持槍搶劫巨額現金案。連續發生的案件震驚全國,公安部將此案列為1997年“
中國刑偵一號案”,以新疆為主戰場全力展開偵破,
國際刑警組織也將此案列為當年國際第三號刑偵重案。1997年8月的一個下午,一個操著東北口音的老人火急火燎地飛赴烏魯木齊,此人正是公安部刑偵局從黑龍江緊急調派到新疆的槍
彈痕跡鑑定專家崔道植。崔道植回憶說,當時的公安部刑偵局局長
張新楓對他說:案件偵破重點定為以彈定槍,按槍找人。老崔,你好好研究一下,這幾起兇案,是否是同一支槍打響的?
作為中國首席彈痕專家,崔道植的獨門秘笈就是辨別纖如髮絲的彈痕,經過平時對各類子彈數以萬計的鑑別,崔道植已練得“火眼金睛”。一個北京,一個新疆,相隔3000多公里,要將兩地槍案進行串並,是一個高強度、高難度的任務,任何細微的偏差,都可能導致整個案件的偵破謬之千里。“沒有能夠留下同樣
指紋的兩隻手,也沒有可能留下同樣彈痕的兩支槍。大量的彈頭在受到撞擊後嚴重變形,要從這樣的彈頭上提取到完整的膛線痕跡,已經不可能。”崔道植告訴記者,此時更重要的是對子彈的感覺,這是在彈雨中多年磨鍊與積累而來的。崔道植與同事經過4天連續工作,最終得出3點結論:新疆3起案件的彈頭、彈殼均為同一支“八一式”步槍發射的;新疆和北京“1996·12·16”案現場彈殼為同一支“八一式”步槍發射的;根據作案者熟悉兩地的情況分析,歹徒很可能是在北京犯罪後被送往新疆服刑的人員。
崔道植的3條意見為指揮部作出併案偵查的重大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指明了偵查方向,刻畫了犯罪嫌疑人的形象。果然,一周后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
白寶山的情況與崔道植的判斷完全符合。
半枚血指印
揭開塵封5年的殺人謎案
2007年8月8日,黑龍江省公安廳接到由公安部信訪局批轉的
牡丹江市寧安縣李某母子二人被殺的上訪材料。案發於2002年1月8日,此案久偵不破的關鍵在於,案發現場只殘留了一枚不完整的血指印。這半個血指印,經過多家權威鑑定機關檢驗,均得出“指印特徵少,不具備認定條件”的結論。此後,當地公安機關認為死者的丈夫有重大嫌疑進行了兩次審查,但均因其口供與現場遺留的證據不符而被放回。“我清楚地記得,我是2007年9月2日接到此案現場遺留的那半個血指印的。”崔道植告訴記者,他利用自己研製的“痕跡圖像處理系統”,經過反覆觀察檢驗,發現有7點比較穩定的個別特徵,具備同一認定的條件,並從中發現了多個細節特徵,從而認定嫌疑對象作案證據不足。為了重新確定嫌疑對象,經過兩個多月的排查,辦案民警又向崔道植提供了42名犯罪嫌疑人的指紋。
“我利用兩天兩夜的時間,把這42個指紋都看完了,其中有一個叫崔某的人的左拇指印在種類、個別特徵的數量、位置、相互關係上均符合。”崔道植告訴記者,“即便這樣,我也沒有過早下結論。多年來,我始終堅持"科學、準確、規範、公正"的原則,認真做好每一份鑑定,既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放縱一個壞人,這次同樣不能例外。”崔道植又親自來到了寧安縣重新捺印崔某的指紋,再次進行認真對比,通過這次檢驗,在原有相同特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相同特徵。經過論證無任何差異點,崔道植出具了同一認定的鑑定書。根據這個指紋,公安機關立即對崔某進行了訊問,真兇終於在雪藏5年後露出馬腳。
填補空白
獵槍彈道痕跡不再無法鑑定
2000年12月9日,河南省鄭州市發生一起特大持槍搶劫殺人案。4名蒙面歹徒沖入鄭州市某銀行,用炸藥炸開營業櫃檯的防彈櫥窗後,當場搶走200多萬元現金。
此案頗為棘手的是歹徒在行兇過程中使用的是獵槍,由於當時公安機關對彈道分析的對象還僅限于軍用槍彈,有關獵槍的彈道理論研究幾乎是空白。崔道植又一次領命於危難時刻。公安部刑偵局急調崔道植趕赴鄭州,鑑定涉案槍枝的型號與產地。“當時,我一聽說是獵槍作案,心裡已經有底兒了。”崔道植說,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以獵槍作為兇器的個案數量開始上升,作為一名彈痕鑑定專家,決不能坐視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現空白。從那時起,崔道植開始著手研究獵槍和小口徑槍射擊彈痕的形成機理和彈道規律。2000年,在崔道植的指導下,哈爾濱市公安局和黑龍江省公安廳分別完成了“根據獵槍、小口徑槍射擊彈殼痕跡判別槍種”的科研課題。“拿到案發現場提取到的4枚獵槍彈殼和1發獵槍子彈實彈,我發現彈底火帽留下了弧形痕跡。”崔道植說,這是很特殊的弧形線,一毫米的差就能區分開這是重慶還是湖南造的獵槍。當時,我就很有把握地說,作案的獵槍是湖南某獵槍廠生產的。
為民解困
2003年2月初,崔道植接待了一位來訪農民。上訪人是
依蘭縣團山子鄉村民朱平福,他於1998年後相繼承包了同村村民
楊成福家200多畝地。從1999年開始他打算再承包200多畝地,還需要交一萬元給楊成福。楊成福說:“你先打一張欠條也頂用,於是他就給楊打了1萬元的欠條。”當天的下午,他就把錢湊夠給楊送去了,且楊也給朱打了一張收到1萬元的收據。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幾個月,楊成福就拿著朱平福打的那份欠1萬元的欠條到法院告朱,說他欠錢不還。朱平福說:“為這事我已經打了三年的官司,傾家蕩產,負債累累,我真的是無路可走啦!”為了確認楊成福打給他的收條上的指印,他先後到了省法院司法鑑定中心、省公安廳物證鑑定中心、
最高人民法院物證鑑定中心,結論都是沒有鑑定條件。後來朱平福又到
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有關人員初步看過後也認為沒有鑑定條件。最後他把希望寄託到了崔道植身上。崔道植拿過檢材,在顯微鏡下足足看了一整天,該收據上的指印是紅印油捺印,由於油墨多、壓力大,很多紋線都反映不出來,加上該指印捺印不全,很難準確確定指印的部位。第二天早晨天剛亮,他就坐在顯微鏡旁,把收據上的指印與楊成福與朱平福的樣本指印一一進行拍照並輸入到計算機中,用
圖像處理軟體進行色彩調整、量度對比度處理後,原來看不見的特徵顯現出來了,原來模糊不清的特徵更清楚了。再經特徵點測量、特徵點重疊等量化、比較技術,發現收據上的指印與出租土地的楊成福右手食指指印完全相同。當這一結論通知法院以後,楊成福承認了自己所作的誣告,並主動撤回了誣告書。朱平福見人就說:“崔專家真是人正技高!”
人物軼事
對於他畢生從事的刑偵事業,他可以無愧無悔,然而對於自己的家人,這位73歲的老人卻心懷愧疚。由於常年忙於偵查破案,直到退休之後,他才和自己的妻子照下了唯一一張夫妻合影。
崔道植內心對老伴存在深深的內疚。兩個孩子出生時,他都不在家,妻子沒人照顧,自己用涼水洗東西,結果落下病,現在身體也不好。
面對彈道的崔道植是一個智者,生活中的崔道植更像是一個隱者,很少有人知道,這位身懷絕技、叱吒警界52年的痕跡專家,現今仍居住在一個51年前建造的老房內,“房齡”和他“警齡”幾乎一樣長。每天崔道植都從家步行上班,人們很難想到身邊這個乾瘦的老者,就是屢破驚天大案並掌握著中國彈痕鑑定絕密標記的國內首席彈道專家。崔道植現在住的就是60多一點平方米的,1956年蓋的房子,就是現在老兩口,還有大兒子,還有孫女在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