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勇

崔道勇

1993年前往貴州藝術學校進修油畫、舞蹈。1996年離校一直堅持作品創作新路,多幅作品被海內外收藏家收藏,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國際美術家協會會員。2004年歸依佛門,法號“常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道勇
  • 別名常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1年
  • 職業:畫家
  • 出生地:貴州沿河
  • 代表作品:《9·11》、《不倒旗》、《筷子與書》、《我是誰》、《母子恕》
成功之路,初到大芬村,第一次賣出40元,鄉土畫派的堅守者,作品賞析,

成功之路

初到大芬村

1997年,崔道勇在貴州農村老家一個郵政局任郵遞員,月薪1000餘元。在很多朋友和親戚眼中,這是一份令人艷羨的工作。但從小跟著哥哥學畫孫悟空、豬八戒的崔道勇,內心卻難以抑制自己對繪畫的衝動,不安於整天奔波於郵局和收信人之間。
崔道勇
崔道勇
終於有一天,崔道勇難奈心中對藝術的嚮往,給局長留下了一張辭職的紙條,連自己的家人都沒有告訴便南下深圳。初到深圳,崔道勇無依無靠,和剛認識的幾個朋友一起在街頭擺攤給路人畫肖像掙錢。“第一天等到傍晚,才有一個中學生走過來畫了一幅。我很用心地給他畫了一個小時,中學生給我10元錢。那是我到深圳的第一筆收入。”
初嘗甜頭的崔道勇以為今後會有源源不斷的客流,但沒想到此後連續很多天,他的畫攤都無人問津。再往後,也只有零星的幾單生意。當初帶到深圳的幾千塊錢很快就用完了,在那段時間手裡最多有200元錢,有時手裡僅有幾元錢。
就在崔道勇窮困潦倒時,家裡傳來了父親因他的出走而患上精神病的訊息。儘管內心愧疚不安,但崔道勇仍選擇堅持留在這個南方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這裡有最開放的環境和最新鮮的文化,只有待在這裡才能明白我需要什麼。”
1999年,崔道勇在買油畫布時,經常打交道的一位店主人告訴他在深圳有一個大芬村,那裡是畫家的匯集地。崔道勇頓時眼睛一亮,收拾了行李馬上就到了大芬村。“一到那裡我就不想走了,那裡有我需要的藝術氛圍。”
當時正值大芬油畫村迎來海外訂單的高峰期,崔道勇在將自己以前的油畫給當地幾位經銷商看了之後,很快就接到了一個30幅臨摹油畫的單子,交貨期限是一個月。身上已所剩無幾的崔道勇找人借了五百多塊錢買了畫筆顏料,日夜趕工。一個月後,崔道勇雖如期交貨,但對方卻以“畫得不好”為由,只象徵性地付給他200元作為酬勞,平均一幅畫還不到10元錢。

第一次賣出40元

初次接單就遭受了挫折,崔道勇開始思考放棄當時風行的臨摹油畫,“我想做原創,找出有自己的東西在裡面的作品”。崔道勇將自己以前的原創作品委託大芬村裡的幾家經銷店代銷,幾天之後,他接到通知,“有一幅畫被人40元錢買下了。”
雖然數目不多,但崔道勇認為這是自己在大芬村賺到的第一桶金。此後,他繼續尋求原創的動力和創意,幾幅之後創作的油畫陸續賣出去。因為沒有名氣,售價大致在20元至40元之間徘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2年。
當年,崔道勇最新的一批油畫在畫廊已經懸掛了3個多月了,卻一直無人問津。此刻的崔道勇已經是囊中羞澀,幾乎買原材料的錢都沒有了。正當他收拾好行李,準備離開大芬村繼續到街頭畫肖像掙錢時,又是一個好訊息傳來。崔道勇的一幅描述自己困境的畫被一位台灣商人看中,在那幅畫中,崔道勇畫了一個溺水的人被人把頭髮揪住,一把從水中提溜出來。
“和畫中描述的我自己一樣,就是已經走到了絕境時,這位台商願意出價1800元購買。一下子就解決了我的生活問題。”崔道勇說。和台商見面時,崔道勇的畫技不但得到了台商的認可,對方還提出了和他簽訂一個月的契約,這個月中崔道勇的畫台商要悉數購買。那一個月,崔道勇像擰足了勁的發條,一氣畫出了20幅油畫。
“我始終有一個夢想,就是只要用心去畫畫,即使是從零開始也無所謂。第一次和別人簽訂這種契約,就代表著我的夢想已經開始走向現實。”崔道勇說。

鄉土畫派的堅守者

在崔道勇的畫廊里,有一幅油畫被他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畫面中,一個赤膊著上身的老漢,頭上的白髮堅聳有力,瘦弱的肌膚下面隱現著肋骨。在老漢的背後,一圈水泥院牆圈住了一台塔吊,新的高樓正在從這裡建起。遠處幾排低矮的草房掩映在蔥鬱的樹林中,遠處的高山間流淌著白雲。老漢扭頭看著左前方,一隻眼睛微眯,另外一隻眼睛充滿迷茫和無助。 崔道勇給這幅畫起名叫《風》。“它反映的是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大山裡的農民突然面對開放的世界,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
崔道勇
這幅畫是崔道勇2007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畫室進修時,到貴州採風後一組作品中僅存的一幅,其餘的都已經被畫商以2萬元左右的價格買走。其實,《風》也早已被人盯上,15000元、18000元……30000元的價格一直叫上去,但崔道勇無動於衷。
崔道勇
“這幅畫並不是最好的一幅,但卻是最震撼我自己的一幅。”崔道勇告訴記者,一看到這幅畫就想起了家鄉,想起了已病臥在床的父親。雖然隻身在深圳已闖蕩11年,崔道勇最掛念的仍然是老家後面的那座山和那間舊房子。
崔道勇喜歡穿很樸素的衣服,但不管穿哪一件衣服,他總是喜歡在自己胸前別上一枚毛主席的像章或者是天安門的徽章。“人不能忘本,不管走到哪裡都一樣。”
畫廊的一面牆上,掛滿了崔道勇創作的農村題材的人物油畫。其中有一位農民站在稻田邊上吹著一隻牛角號,畫面簡潔有力,而在另外一幅畫中,這位老漢仿佛剛從田地里勞作回來,正倚在一面牆上休息。崔道勇說,這些都是以農村里真實的人物為題材創作的,“農村是一個可以激發無限創意的地方,儘管油畫是一種西方舶來品,但它的風格和形式卻可以為我所用,成為反映中國歷史進程的一種工具。”
崔道勇
崔道勇
房頂上的風扇輕輕的轉動著,地板上是幾幅基本完工的油畫。今 年37歲的崔道勇正端坐在房間的一角給自己畫一幅肖像畫,畫上的他直視前方,微翹著嘴唇,露出一絲笑意。
崔道勇是大芬村里一傳奇式的人物,1999年他來到大芬村前只是一位普通的郵遞員,如今他已是大芬村人盡皆知的著名原創畫家。最 近崔道勇的心情一直不錯,近 期創作的油畫都被人以2萬元左右的價格搶走,讓他覺得有一種莫大的被認同感。
崔道勇
和大芬村近5000名普通畫工所不同的是,崔道勇一直固守自己的原創路線,同時他也是該村第一批原創畫家之一。在他的畫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憂傷和迷茫,每一幅畫都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正是這種不被他認為是特色的特色,讓他成為大芬村最受歡迎的畫家之一。他也認為,原創油畫將是大芬村今後的發展趨勢。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