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滌僧(1885—1966),中獸醫學家。擅長診治馬騾結症、家畜熱性病、外科病和駒病,所著《中獸醫診療經驗·第四集》(《福獸全集》),集中了他一生的診療經驗,對整理中獸醫古籍有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滌僧
- 出生日期:1885年
- 逝世日期:1966年
- 職業:中獸醫學家
- 代表作品:《中獸醫診療經驗·第四集》(《福獸全集》)等
生平簡介,個人簡介,早期經歷,精通醫術,獸醫研究,技術成就,辨證施治中西結合,整理古籍著書立說,人物簡歷,主要論著,
生平簡介
個人簡介
崔滌僧(1885—1966),中獸醫學家。擅長診治馬騾結症、家畜熱性病、外科病和駒病,
早期經歷
崔滌僧,原名俊藻,1885年11月1日生於陝西省戶縣之農家,自幼隨家人參加勞動,對土地、耕畜具有深厚的感情。1894年在家鄉私塾就讀,為時9年,打下了較紮實的古漢語基礎。在此期間,他目睹耕畜疾病時有發生,常將農民的辛勤勞動化為烏有,乃萌生以醫助農之志。1903年赴長安縣投師於名中獸醫陳西坡門下,經過6年刻苦鑽研,反覆實踐,不僅掌握了中獸醫學理論知識和診療技術,而且領會了陳西坡經驗的精髓。離師後,崔滌僧即獨立在戶縣一帶行醫,診療家畜疾病。
由於他治學嚴謹,一絲不苟,並能結合實際,探究醫理,診療技術不斷提高,不久即名震鄉里,求醫者絡繹不絕。與此同時,他一方面博覽群書,刻苦鑽研中獸醫學古籍和中醫學經典著作,以提高自身獸醫學水平;另一方面注意培養人才,以促進中獸醫學的發展。
精通醫術
由於他精通醫理,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作風樸實,故深受鄉里民眾和同道景仰。當時有的獸醫醫療水平較低,對有些病馬因診斷不清,常判為不治,予以淘汰。他目睹此情,深感不安,故下大功夫對疑難病症進行深入研究,常徹夜不眠,必欲窮其究竟並找出對策方休,從而大大提高了疑難病症的治癒率,挽回了民眾的損失。他常接診其他獸醫判為不治的危、重病馬,經過細緻觀察,反覆推敲,辨證施治,慎重處方,竟能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使鄉里農戶深受其惠。久而久之,陝西關中一帶廣大農民民眾便將其譽為“活馬王”,以感其德。
獸醫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崔滌僧於1956年受聘於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獸醫研究室,專門從事中獸醫科學研究,並培養中獸醫人才。1958年7月就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副所長,直至1965年因體衰卸職。他還以中獸醫界的代表積極參加政治活動,曾任甘肅省政協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崔滌僧為祖國畜牧獸醫事業,特別是中獸醫事業獻出了畢生的精力,60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孜孜以求,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技術成就
辨證施治中西結合
精心診療畜病,深入探究醫術,是崔滌僧一生奮鬥的目標。他一貫堅持參加具體診療,在鄉里行醫時,不論路途遠近,都不惜跋山涉水,親臨現場。在受聘於國家科研機構後,雖已70高齡,仍不離病畜,堅持親手診治,研究處方,並指導後學。在診療中注意辨證施治,方隨證轉,對症下藥。在處方上,特別注意運用古方,發揮新意。他認為,多數古方都是古人長期醫療實踐的結晶,應該很好地加以運用,以古應新;但“古方治今病,猶拆舊而築新,非經良匠取捨不可也。故好古而不泥古,畢生盡力於考古證新者居多”。在運用古方的同時,根據親身體會,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創製了不少新方,如認為牲畜使役多傷陰氣,故在治療上以“滋陰降火”為主,用“加減秦艽散”、“清肺花粉散”、“消黃散”等治療。他擅治馬騾結症、家畜熱性疾病及外科病症,特別對駒兒病有獨到的醫理見解。參加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工作後,先後主持馬騾結症、各種疔毒症等研究課題,對中獸醫學術研究起了開拓作用。例如,他在中獸醫研究所領導的中西結合防治馬騾結症的研究課題,通過查閱古籍,總結民間獸醫經驗,深入調查研究和診療實踐,對馬騾結症及其他起臥症的診斷,提出採用中獸醫的看錶現、觀口色、察脈象及西獸醫的聽腸音、直腸檢查、胃管檢查的技術,進行綜合判斷,是一種較為可靠的診斷的方法。同時根據232例病馬的血沉分析,提出了預後判斷的意見,認為血沉平均值在25毫米以上者預後良好,而在15毫米以下者多預後不良,從而闡明了中獸醫“血凝氣滯”的概念。並對治療馬騾結症效果較好的幾個中藥處方,如“加味承氣湯”、“酒麴七結飲”、“醋香附湯”、“加味橘皮散”等通過408個具體病例進行了驗證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見解,為以後全國性的中西結合診療馬騾結症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在崔滌僧和其他專家的共同主持下,這個課題組撰寫了《中獸醫治療馬起臥症經驗的初步整理》、《中獸醫對馬起臥症的認識及15種病名的初步考證》等研究報告,系統整理了中獸醫對馬騾結症的認識和經驗。他還在《關於若干馬騾結症臨床上的經驗》一文中,提出了通過長期實踐對古書中一些治療結症的驗方的認識及結症接近痊癒時的善後處理,並論述了起臥入手之法,以及結症的調理和禁忌,多有獨到見解。在《治療驢騾脫肛症經驗》一文中,將驢騾脫肛的病因概括為兩類,即:一是“中氣不足,元陽虧損,感受外界風濕陰冷的毒氣,再由於傷力過度,氣血雙敗,因為力過則肺氣傷,肺傷傳於大腸,於是腸氣亦虛,失去機能,缺乏收縮之力”;二是“衰羸驢騾,精神短少,多臥少起,容易感受寒陰,傳入腸內,再加腰沉腿弱,臥而難起,弩力掙扎,出力過猛,以致脫肛”。對此類病例,可採取內治和手術相結合的方法,即用“郁李仁散”、“補中益氣湯”、“蓁艽巴戟散”等,並用“剪送法”施行手術。此外,崔滌僧還曾著文論述了馬騾破傷風、馬鼻疽的診療,提出了自己的經驗和見解,並介紹了一些親歷的歷史資料。
整理古籍著書立說
崔滌僧在獸醫古籍的整理和著書立說方面功績卓著。我國中獸醫學長期多靠師徒相傳,多數中獸醫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寶貴經驗難以總結提高,影響了中獸醫學的發展。崔滌僧由於有較深的古漢語根底,不僅能夠閱讀理解中醫、中獸醫古籍的內容,而且能夠親自動筆撰寫文章,介紹推廣。他自青年時代起,即注意對獸醫古籍的研究,廣泛蒐集,精心校正,不憚繁複,加以整理。例如,早在1935年,他即將家藏《元亨療馬集》、《安驥集》、《通玄論》細緻校訂,改正訛誤,增添新解和注釋,合為一書,名曰《馬學三種彙編》。惜限於當時的條件未能刊印。元代成書的《痊驥通玄論》失傳已久,50年代他將家藏抄本經過整理和校正,並補入散佚的材料,編為《校正增補痊驥通玄論》,由甘肅人民出版社於1959年刊行,使這一古籍得以重見於世。他還特別注意記載病案,積累資料,總結提高。
自從醫以來,凡遇疑難病例,必一一筆記,事後備忘。自1910年以後,經過近50年的長期積累,蒐集了大量的病案和資料。在整理中,六易其稿,終於在1959年寫成《福獸全集》(即《中獸醫診療經驗·第四集》)一書,幾乎集中了他一生的診療經驗,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全集》分為三卷,上卷為馬科,中卷為牛科,下卷為駒兒科。馬科包括心經部、小腸部、肝經部、膽部、脾經部、胃部、肺經部、大腸部、腎經部、膀胱部、瘡黃部、疫病與雜症部,共124種疾病;牛科包括牛瘟論、心經部、肺經部、胃和大小腸部、雜治共38種疾病;駒兒科包括胎產部、駒兒部共58種疾病。每部部首均有小言,對該類疾病以中獸醫觀點作簡要概述。
以後一病為一篇,詳列症狀、治法、調理、禁忌等,篇後附有歌詞、處方、病圖、針灸穴位等。在介紹中,常結合親身經治的病例,詳細敘述診治情況,生動具體,條理清楚,使讀者宛如親臨現場,體會深刻。所列處方,既有古方,也有古方新用,更多的是作者根據具體情況擬制或改制的處方,讀者精心研究,可領會處方的用意及用藥的法則,提高醫療水平。這本書是當代中獸醫界水平較高、影響較大的診療著作。1966年臨終前,猶不忘囑咐兒孫將其遺稿《馬學三種彙編》、《牛馬辨證錄》、《駒兒秘本》整理出版。
崔滌僧目睹家畜疾病造成的危害,深感培養中獸醫人才的重要,故把培養人才作為自己的重要工作。在行醫的同時,即設帳執教,收徒培養,並曾數度舉辦中獸醫學講習班.親自任教,造就了不少有志於獸醫事業的青年。他講課認真,要求嚴格,結合實踐,誨人不倦,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工作期間,對中青年科技人員耐心指導,循循善誘,由於他有較高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驗,精湛的醫術,無私奉獻的精神,深受學習者的讚譽。他經常向一些西獸醫講述中獸醫經典著作,從理論到實踐,從處方到操作,都不厭其詳,反覆說明;當遇到具體病例時,即向在場人員介紹自己對此病的見解、處理及其理由,對於所開處方,詳細講解用藥的原則及針對性,使學者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且能根據西獸醫的看法提出中獸醫的認識,使人容易接受。經十多年的言傳身教,臨證示範和理論啟迪,使許多西獸醫成為中獸醫的內行和科研骨幹,為加強中獸醫學研究力量做出了貢獻。
人物簡歷
1885年11月1日 出生於陝西省戶縣。
1894—1903年 在家鄉私塾就讀。
1903—1909年 在著名中獸醫陝西省長安縣陳西坡家學習中獸醫學。
1909—1955年 在陝西省戶縣一帶獨立行醫,診療家畜疾病。
1956年5月—1958年6月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獸醫研究室副研究員。
1958年7月—1965年12月 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副所長。
1966年8月5日 逝世乾陝西省戶縣。
主要論著
1 崔滌僧.福獸全集(中獸醫診療經驗·第四集).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
2 崔滌僧.校正增補痊驥通玄論.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59.
3 崔滌僧(參加).中獸醫治療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3.
4 崔滌僧.馬鼻疽的臨床觀察及治療經驗.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研究資料彙編第一集.1959.
5 崔滌僧.診斷和治療馬騾破傷風的一些經驗.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研究資料彙編第一集.1959.
6 崔滌僧.關於若干馬騾結症臨床上的經驗.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研究資料彙編第一集.1959.
7 崔滌僧.治療驢騾脫肛症的經驗.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研究資料彙編第一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