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希真是唐代宗大曆初年,鐘陵郡(今江西南昌)的一位善於彈琴,精於繪畫,又喜歡修養道術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希真
- 民族:漢
- 出生地:鐘陵郡
- 所處時代:唐代
生平事跡,生平事略,古文記載,《太平廣記》,簡介,作品特點,作品影響,
生平事跡
生平事略
大曆二年十月初一夜裡下大雪。崔希真早晨出門,看見一位老人,穿著蓑衣,戴著斗笠,在門下避雪。崔希真感到奇怪,就請他進來。老人脫去蓑衣,摘下竹笠之後,看他的精神長相,不是個平常人。崔希真對老人更敬重了。他問老人說:“我家裡有大麥面,我靠它當飯吃,你老人家能吃這種東西嗎?”老頭說:“大麥受四時之氣,是穀物之中較好的,能澆上一點豉汁,就更好。”崔希真就讓家人備飯。備飯其間又獻上松花酒。老頭說:“這種花酒澀而無味。我是個野人,能讓它變得醇美。”於是老人從懷裡取去一丸黃色的挺堅硬的藥來。用石頭把它搗碎,放到酒里,酒就立時變得甜美了。老人又把幾丸送給崔希真。崔希真打聽這是什麼藥,老人笑而不答。崔希真進到屋裡,從窗子偷偷地看,見老頭在幃幄前掛的白絹上塗抹什麼,很快就結束了。崔希真不一會兒獻上飯食,老人沒有推辭就吃起來。崔希真後來又進到屋裡,再出來的時候老人已經走了。於是崔希真踏著雪尋找老人的蹤跡。走了幾里,來到江邊,走進長滿蘆葦的江渚中,看見一條大船,船上有幾個人,相貌都很奇特。那個打柴的就站在一邊。那人回頭笑著說:“葛三是被這個人逼住了!”又回身對崔希真說:“歸境霉就是尊道嚴師的禮節,也不必這樣!”崔希真下拜致謝。他回去到幃幄中一看,得到一張圖。圖上有三個人、兩棵樹、一隻白鹿一個藥箱。其中兩個人是世外異人的樣子,手拿玄芝的采槳斷虹頸藥人。一位是仙人。畫上的樹象柏樹,枝幹全都折斷。藥箱被風雨吹打得樣子很枯槁。樹根連在一起。畫上的一切都不是平常可能想到的。後來他拿著圖和丸藥到茅山,向李涵光天師請教。天師說:“這是仙人葛洪的三兒子畫的。”李天師又說:“在朽木下畫神仙的形象,意思是,得道成仙的人,壽比松柏還長。那藥就是千年松的松膠。
古文記載
大曆初,锺陵客崔希真,家於郡西。善鼓琴,工繪事,好修養之術。二年十月初朔夜大雪,希真晨出門,見一老人,衣蓑戴笠,避雪門下。崔異刪照禁之,請入。既去蓑笠,見神色毛骨,非常人也,益敬之。問曰:“家有大麥面,聊以充飯,叟能是乎?”老父曰:“大麥受四時氣,谷之善者也。能沃以豉汁,則彌佳。”崔因命家人具之。間又獻松花酒。老父曰:“花澀無味。某野人也,能令其醇美。”乃於懷中取一丸藥,船抹擊譽色黃而堅。老人以石碎之,置於酒中,則頓甘美矣掛素上,如有所塗,瞬息而罷。崔少頃具饌獻,受而不辭。崔後入內,出已去矣。遂踐雪尋跡,數里至江,入蘆洲中,見一大船,船中數人,狀貌皆奇,而樵客在側。甚人顧笑曰:“葛三乃見逼於伊人。”回謂崔曰:“尊道嚴師之禮,不必然也。”崔拜而謝之。歸視幄中,得圖焉。有三人二樹一白鹿一藥笈,其二人蓋方外之狀,手執玄芝採藥者;一仙;樹似柏皆斷;笈為風雨所敗。枯槁之狀,根相連屬,皆非常意所及。後將圖並丸藥,詣茅山,問李涵光天師。天師曰:“此真人葛洪第三子所畫也。”李君又曰:“寫神人形狀於朽木之下,意若得道者壽過松柏也。其藥乃千歲松膠也。”(出《原化記》,記於《太平廣記》卷第三十九)
《太平廣記》
簡介
《太平廣記》是宋代人編的一部大書。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因為它編成於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所以定名為《太平廣記》。全書五百卷,目錄十卷,專收野史傳記和以小說家為主的雜著。引書大約四百多種,一般在每篇之末都註明了來源,但偶爾有些錯誤,造成同書異名或異書同名,因而不能根據它作出精確的統計了。(現在書前有一個引用書目,共三百四十三種,可是 與書中實際引出數目並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後的人補加的。)《太平廣記》是分類編的,按主題分九十二大類,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類,例如畜獸部下又分牛、馬、駱駝、驢、犬、羊、豕等細目,查起來比較方便。從內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小說,實際上可以說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說的總集。其中有櫻艱不少書現在已經失傳了,只能在本書里厚危鴉看到它的遺文。許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小說,就靠《太平廣記》而保存了下來。書里最值得重視的是第四八四至四九二卷,九卷雜傳記里所收的《李娃傳》、《東城老父傳》、《柳氏傳》、《長恨傳》、《無雙傳》、《霍小玉傳》、《鶯鶯傳》等,都是名篇,最早見於本書。還有收在器玩類的《古鏡記》,收在鬼類的《李章武傳》,收在龍類的《柳毅傳》,收在狐類的《任氏傳》,收在昆蟲類的《南柯太守傳》等,也都是非常有棕灑才名的作品。但是《太平廣記》的分類標準並不統一,如講精怪的《東陽夜怪錄》、講龍女的《靈應傳》,都收在雜傳記類,按類別就一時不容易找到。從這裡可以了解到宋初人把一部分唐代傳奇稱作“雜傳記”,還沒有用“傳奇”這一名稱。
作品特點
《太平廣記》引書很多,有些篇幅較小的書幾乎全部收入了,失傳的書還可以根據它重新輯錄復原,有傳本的書也可以用它校勘、輯補。例如《劇談錄》、《闕史》、《三水小牘》等書,引文和現有版本的文字略有不同,就很值得研究。研究古代小說的人都要用《太平廣記》作為基本材料。魯迅編輯《古小說鉤沉》和《唐宋傳奇集》時就充分利用了本書。
他在《破〈唐人說薈〉》一文中指出:“我以為《太平廣記》的好處有二,一是從六朝到宋初的小說幾乎全收在內,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別買許多書。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類一類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們看到厭而又厭,對於現在談狐鬼的《太平廣記》的子孫,再沒有拜讀的勇氣。”
《太平廣記》的分類便於檢查,也很有研究的價值。書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術、方士、異人、異僧、釋證和草木鳥獸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屬於志怪性質的故事,代表了中國文言小說的主流。直到清代《聊齋志異》系列的擬古派小說,都跳不出這個範圍。書中神仙加上女仙的故事,總計七十卷,又排在全書的開頭,可以看出唐五代小說題材的重點所在,也可以看出宋初文化學術的一種傾向。唐代道教和佛教競爭很激烈,道教雖然不占上風,然而由道士和信奉道教的文人編造出來的神仙故事卻影響很大,產生了不少優美動人的小說。例如寫方士上天入地尋找楊貴妃的《長恨歌傳》就是一篇代表作。唐代小說中的名篇如《柳毅傳》、《無雙傳》、《虬髯客傳》以及《杜子春》、《張老》、《裴航》等,也都和道教有關。晚唐五代神仙家的思想更是瀰漫一時,杜光庭就是一個神仙傳記的大作家,《太平廣記》里收了不少他的著作。宋初的小說還保留著這種風氣。《太平廣記》的編者把神仙、道術放在異僧、釋證等類的前面,顯然有尊崇民族的宗教文化的意思。作為小說,宣揚佛法靈驗和因果報應的故事雖然可以誘惑一部分讀者,但藝術性實在不如神仙故事。唐代小說里往往講仙女下凡,又有靈丹度世,還有許多神奇靈異的變化,更能眩人耳目。當然,所有神仙鬼怪的故事,都是幻想的產物,一般帶有消極出世的宗教迷信的宣傳,都需要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
唐代小說的代表作,還應該數那些寫人間現實生活的作品寫得最好,如完全不帶有神怪成分的《柳氏傳》、《鶯鶯傳》、《李娃傳》等,寫作方法更接近於現實主義的道路。
中國的小說成熟於唐代。唐代小說的絕大部分收集在《太平廣記》里,明清人編印的唐代小說集卻往往是改頭換面的偽書,所以魯迅指點讀者看唐人小說還是要看《太平廣記》。
當然,《太平廣記》里收的不只是唐代作品,還有不少是漢魏六朝的作品。其中單篇流傳的唐代傳奇大多已經收入了新的選本,如魯迅編的《唐宋傳奇集》、汪辟疆編的《唐人小說》等書,比較容易見到。但不少已經散失的小說集還很少有經過認真整理的版本,我們要了解宋代之前中國古代小說的全貌,也只能通讀《太平廣記》。
作品影響
《太平廣記》對後來的文學藝術的影響十分深遠。宋代以後,話本、曲藝、戲劇的編者,都從《太平廣記》里選取素材,把許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編。例如演張生、崔鶯鶯故事的《西廂記》,有各種不同的劇本,這個故事差不多已經家喻戶曉了,可是最早保存在《太平廣記》里的它的素材《鶯鶯傳》,卻很少人知道。
《太平廣記》
簡介
《太平廣記》是宋代人編的一部大書。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因為它編成於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所以定名為《太平廣記》。全書五百卷,目錄十卷,專收野史傳記和以小說家為主的雜著。引書大約四百多種,一般在每篇之末都註明了來源,但偶爾有些錯誤,造成同書異名或異書同名,因而不能根據它作出精確的統計了。(現在書前有一個引用書目,共三百四十三種,可是 與書中實際引出數目並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後的人補加的。)《太平廣記》是分類編的,按主題分九十二大類,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類,例如畜獸部下又分牛、馬、駱駝、驢、犬、羊、豕等細目,查起來比較方便。從內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小說,實際上可以說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說的總集。其中有不少書現在已經失傳了,只能在本書里看到它的遺文。許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小說,就靠《太平廣記》而保存了下來。書里最值得重視的是第四八四至四九二卷,九卷雜傳記里所收的《李娃傳》、《東城老父傳》、《柳氏傳》、《長恨傳》、《無雙傳》、《霍小玉傳》、《鶯鶯傳》等,都是名篇,最早見於本書。還有收在器玩類的《古鏡記》,收在鬼類的《李章武傳》,收在龍類的《柳毅傳》,收在狐類的《任氏傳》,收在昆蟲類的《南柯太守傳》等,也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但是《太平廣記》的分類標準並不統一,如講精怪的《東陽夜怪錄》、講龍女的《靈應傳》,都收在雜傳記類,按類別就一時不容易找到。從這裡可以了解到宋初人把一部分唐代傳奇稱作“雜傳記”,還沒有用“傳奇”這一名稱。
作品特點
《太平廣記》引書很多,有些篇幅較小的書幾乎全部收入了,失傳的書還可以根據它重新輯錄復原,有傳本的書也可以用它校勘、輯補。例如《劇談錄》、《闕史》、《三水小牘》等書,引文和現有版本的文字略有不同,就很值得研究。研究古代小說的人都要用《太平廣記》作為基本材料。魯迅編輯《古小說鉤沉》和《唐宋傳奇集》時就充分利用了本書。
他在《破〈唐人說薈〉》一文中指出:“我以為《太平廣記》的好處有二,一是從六朝到宋初的小說幾乎全收在內,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別買許多書。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類一類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們看到厭而又厭,對於現在談狐鬼的《太平廣記》的子孫,再沒有拜讀的勇氣。”
《太平廣記》的分類便於檢查,也很有研究的價值。書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術、方士、異人、異僧、釋證和草木鳥獸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屬於志怪性質的故事,代表了中國文言小說的主流。直到清代《聊齋志異》系列的擬古派小說,都跳不出這個範圍。書中神仙加上女仙的故事,總計七十卷,又排在全書的開頭,可以看出唐五代小說題材的重點所在,也可以看出宋初文化學術的一種傾向。唐代道教和佛教競爭很激烈,道教雖然不占上風,然而由道士和信奉道教的文人編造出來的神仙故事卻影響很大,產生了不少優美動人的小說。例如寫方士上天入地尋找楊貴妃的《長恨歌傳》就是一篇代表作。唐代小說中的名篇如《柳毅傳》、《無雙傳》、《虬髯客傳》以及《杜子春》、《張老》、《裴航》等,也都和道教有關。晚唐五代神仙家的思想更是瀰漫一時,杜光庭就是一個神仙傳記的大作家,《太平廣記》里收了不少他的著作。宋初的小說還保留著這種風氣。《太平廣記》的編者把神仙、道術放在異僧、釋證等類的前面,顯然有尊崇民族的宗教文化的意思。作為小說,宣揚佛法靈驗和因果報應的故事雖然可以誘惑一部分讀者,但藝術性實在不如神仙故事。唐代小說里往往講仙女下凡,又有靈丹度世,還有許多神奇靈異的變化,更能眩人耳目。當然,所有神仙鬼怪的故事,都是幻想的產物,一般帶有消極出世的宗教迷信的宣傳,都需要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
唐代小說的代表作,還應該數那些寫人間現實生活的作品寫得最好,如完全不帶有神怪成分的《柳氏傳》、《鶯鶯傳》、《李娃傳》等,寫作方法更接近於現實主義的道路。
中國的小說成熟於唐代。唐代小說的絕大部分收集在《太平廣記》里,明清人編印的唐代小說集卻往往是改頭換面的偽書,所以魯迅指點讀者看唐人小說還是要看《太平廣記》。
當然,《太平廣記》里收的不只是唐代作品,還有不少是漢魏六朝的作品。其中單篇流傳的唐代傳奇大多已經收入了新的選本,如魯迅編的《唐宋傳奇集》、汪辟疆編的《唐人小說》等書,比較容易見到。但不少已經散失的小說集還很少有經過認真整理的版本,我們要了解宋代之前中國古代小說的全貌,也只能通讀《太平廣記》。
作品影響
《太平廣記》對後來的文學藝術的影響十分深遠。宋代以後,話本、曲藝、戲劇的編者,都從《太平廣記》里選取素材,把許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編。例如演張生、崔鶯鶯故事的《西廂記》,有各種不同的劇本,這個故事差不多已經家喻戶曉了,可是最早保存在《太平廣記》里的它的素材《鶯鶯傳》,卻很少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