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環縣耿灣鄉張台村崔家元子崔姓人家,所有耕種的土地,在舊社會千百年來一直為公有制,所有土地為全莊崔姓共同所有,每隔十年將耕地垵不同類型劃分成份,就當時實有男丁通過抓鬮重新調整,抓到那裡種到那裡,多少年來從未發生過矛盾和糾紛。這個制度一直延續了幾百年,直到合作化時才結束。在舊社會這樣的土地制度在全國都是很少見的。當地通俗習慣叫:崔園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園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信仰:無
簡介,土地分配,常住人口,石油資源,衛星地圖,
簡介
據崔姓祖輩口口相傳,崔家園子崔姓人家是在大明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桐縣移民到這裡的。當時來了五戶人家,住在老莊渠,在門前一塊台地上栽培果樹,就將地名稱作崔家園子,至今這亇地方仍稱園子。早到這裡的梁.陳等姓人將好些的川坮地大部分占去了,給我們崔姓人只分的不到一
百畝川坮地,真正好的川地不到十畝,東西兩面五六個山頭有二百多畝山窪地,就這么點地要養活幾十口人,就在當時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據老人們傳說從那時起就將這點土地定為崔姓共同所有,實行土地公有制。每隔+年進行一次調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由於土地少,分配公平合理,我們崔姓祖先就在這點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祖祖輩輩都過著自食其力的清貧生活。
土地分配
我們崔姓在一九四三年和一九五三年進行過兩次土地調整,這就是按人口變動每十年作一次調整的制度進行的。在農曆正月十五全莊人都集中到家堂,按當天實有男丁人數,將全部山川坮地重新劃分成份,在紙條上寫清地塊名稱畝數,然後將紙條揉成一亇小團,分山川地放在兩亇瓷罐內,眾人燒香禮拜後開始抓鬮。原則規定是 抓到那裡春耕開始就在那裡耕種,一定+年不變。 有的抓完後通過兩家自行協商 按便於耘耕作等條件自願兌換調整。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上一年各家所耕種的地該施肥的施肥,該秋耕的都要秋耕。種上冬麥的等到麥收後再交接。由於土地公有,每隔+年進行一次調整,這個辦法公平合理, 深受族人的歡迎。雖然土地少, 但能經過精耕細作, 可以勉強維持生活。因此直到四九年土改革劃分階級成份,我們崔家園子幾十戶崔姓人家只有兩戶中農,沒有地主冨農,都是自食其力過著清貧生活的勞動階 級。
常住人口
從光緒年間所修的家譜看,當時崔家園子崔姓族人從初來時的五個門間,到同治前常住的只剩下兩個門間近百口人,其他三個門間的人都不知去向。就這百號人口,由於土地少還是難以維持生活, 就通過各種方式開拓生存空間,一是向外遷徙,目前崔姓家族人口己近千人,實際常住崔家園子的僅有二百多人,其餘都分散居住在本縣境內的甜水,山城,大樹塬以及華池縣境內,二是收買附近陳梁兩姓耕地,各家所購置的耕地全部作為老糧地,歸個人所有。原有的耕地仍為活糧地,為全族公有。因而我們崔家園子崔姓家族耕種的土地,幾百年來就是公有制。
石油資源
2010年12月,長慶油田公司第七採油廠在甘肅環縣北部耿灣崔園子周邊探明一座儲量超過1億噸的整裝大油田,每口油井平均日產約3噸。1億噸整裝油田的發現,不僅打破了環江地區“無油”的老觀念,也加速了長慶油田在超低滲透油藏開發能力上的突破。上世紀70年代末,長慶油田就在環縣北部耿灣地區進行深度勘探,但收效甚微。環縣境內的環江地區屬於典型的超低滲透油田,其呈現的低滲、低壓、低豐度特徵屬世界級難題,且油藏埋藏深,開採難度大。
這一發現,使長慶油田開採區域擴大了1500平方公里以上,同時環江作業區原油日產突破1000噸,長慶油田公司也成為我國超低滲透油藏上產的主力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