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蒿(學名:Artemisia nanschanica Krasch.)是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有臭味。主、側根細,多數;根狀莖細長或稍粗,匍匐,斜向上,有營養枝並密生營養葉。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多年生草本,植株有臭味。
根:主、側根細,多數;根狀莖細長或稍粗,匍匐,斜向上,有營養枝並密生營養葉。
莖:莖多數,成叢,直立或斜向上,高10-20(-30)厘米,有細縱棱,紫紅色,通常不分枝,僅上部具著生頭狀花序的短分枝;莖、枝初時微有灰白色或灰黃色平貼柔毛,後稀疏或無毛。
葉:葉紙質,初時兩面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略帶絹質的平貼短柔毛,後毛漸 稀疏或無毛;莖下部葉與營養枝巴刪婆葉匙形、倒卵形或寬卵形,長1-2厘米,寬0.5-1厘米,羽狀或近於掌狀深裂或淺裂,稀少近全裂,裂片小,斜向葉先端,橢圓形、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0.5-1厘米,寬1-2毫米,先端鈍尖,葉基部漸狹成短柄,柄長0.3-0.6厘米;中部葉匙形或倒卵狀楔形,自葉上端斜向基部的(2-)3(-4)深裂,稀少近全裂,裂片橢圓形或線形,長0.5-0.8厘米,寬1(-2)毫米,葉基部漸狹成柄,上部葉匙形,自葉上端斜向基部的3-2深裂或淺裂或不分裂。
花: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3.5(-4)毫米,無梗或有短梗,初時在莖端廈元拔辯與剃糊歡短的分枝上排成密集的短穗狀花序或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狹窄總狀花序式的圓錐花序,或莖無分枝,而頭狀花序在莖上組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辯探勸片略短小,外、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背面初時被灰黃色短柔毛,後稀疏或近無毛,邊緣褐色,寬膜質,內層總苞片半膜質;雌花10-15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12-20朵,不孕育,檐部背面疏被短柔毛,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短,先端略膨大,2裂,不叉開。
果:瘦果長圓形、長圓狀倒卵形。
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 100-5 300米地區的閥拘市榜乾山坡、 草原、灘訂訂地、礫質坡地等,常與針茅屬(Stipa Linn.)植物共同組成亞高山或高山草原植 物群落的建群種。
分布範圍
分布於青海、甘肅(南部)、新疆才腿兆(南部)及西藏;
模式標本采自青海祁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