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縣大泉洞景區

大泉洞,原名“魯溪岩洞”,位於白崖山西南麓,系石岩天然溶洞。經省、地、縣聯合調查,在已開放的長達六百多米、寬約八至十二米的地段內,洞中有洞,大小百餘個,由鐘乳石形成的大型景物四十多處、小型景物近百處。這些景物,千姿百態,鬼斧神工,妙趣橫生,引人入勝,使整個岩洞宛如一座大型自然藝術寶庫。該洞自古以來,就很出名,但名聞遐邇,還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此洞營建始於一九七九年,初期工程,投資二十多萬元,主要用在鑿石為徑、險處護以石欄以及安裝一些照明設備。現計畫把青山水庫、古市林場、大泉洞聯為一個旅遊區。一九八三年正式開放後,從中央到各省市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接踵而至。 大泉洞口前,有一古樹,枝葉婆娑,有如綠蓋。洞外周圍,即林場林區,碧波起伏。洞口高數米,呈不規則橢圓形。洞壁由石合成,沒有縫隙。一拉開電燈,洞內華燈齊上,其景物便歷歷在目:南宋紹興年間,一位針叫李孝廉的,避兵禍於此洞,尚有他的“飯和鼠耳蒸來軟,羹雜羊蹄味帶酸”的殘句。前行約十米便是玉簾高卷的一道門,“門帘”垂壁,紋理清晰,即洞中第一景“捲簾迎賓”。進門左轉彎處,便是“兜肚泉”,兜貼崖壁,中貯清水。據說,泉上岩石滴水則天雨,不滴則天晴,是一天然的“預報器”。 “香菌洞”的對面,便是“水簾洞”進口,洞長約一百二十米,終年清水盈盈。據測量水深平均約四米。洞口有二“猴”守護。“水簾洞”上萬有“雙豬斗虎”,二豬擺開防守架勢,一虎硬是“虎視眈眈,其欲逐逐”。“水簾洞”前側有“槐蔭樹”,枝葉扶疏,樹幹蒼勁,乾大得六人合抱。上前方有“七仙女”騰雲駕霧而來,仙女體態輕盈,神情窈窕,象在尋找董永。上台階四級,“盼親洞”迎面而來,傳為“七仙女所居”,且與“水簾洞”相通。“盼親洞”對面有“旗傘石”,群傘幡然。上台階二十級,便是“蘑菇山”,上有蘑菇朵朵。其下有一“獅子口”。再上台階十九級,便到了“龍宮殿”。內有奇景七八處。這裡離洞口已有二百多米遠,為一大型宮殿,長約三十米。高寬均約二十米。左側有“白玉龍床”,群龍高踞洞頂,即“九龍下海”。下邊左側有“金絲龍幔”,頂呈圓形,龍首伸入幔中。帳幔下垂長八九米,輕輕飄拂,閃閃發光,琳璃滿目。下面便是“大泉瀑布”,有如銀色垂練,使人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

基本介紹

  • 地址::湖北省鹹寧市崇陽縣
  • 類別::旅遊景點
  • 開放時間::暫無
  • 所在地::鹹寧
大泉洞,原名“魯溪岩洞”,位於白崖山西南麓,系石岩天然溶洞。經省、地、縣聯合調查,在已開放的長達六百多米、寬約八至十二米的地段內,洞中有洞,大小百餘個,由鐘乳石形成的大型景物四十多處、小型景物近百處。這些景物,千姿百態,鬼斧神工,妙趣橫生,引人入勝,使整個岩洞宛如一座大型自然藝術寶庫。該洞自古以來,就很出名,但名聞遐邇,還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此洞營建始於一九七九年,初期工程,投資二十多萬元,主要用在鑿石為徑、險處護以石欄以及安裝一些照明設備。現計畫把青山水庫、古市林場、大泉洞聯為一個旅遊區。一九八三年正式開放後,從中央到各省市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接踵而至。 大泉洞口前,有一古樹,枝葉婆娑,有如綠蓋。洞外周圍,即林場林區,碧波起伏。洞口高數米,呈不規則橢圓形。洞壁由石合成,沒有縫隙。一拉開電燈,洞內華燈齊上,其景物便歷歷在目:南宋紹興年間,一位針叫李孝廉的,避兵禍於此洞,尚有他的“飯和鼠耳蒸來軟,羹雜羊蹄味帶酸”的殘句。前行約十米便是玉簾高卷的一道門,“門帘”垂壁,紋理清晰,即洞中第一景“捲簾迎賓”。進門左轉彎處,便是“兜肚泉”,兜貼崖壁,中貯清水。據說,泉上岩石滴水則天雨,不滴則天晴,是一天然的“預報器”。 “香菌洞”的對面,便是“水簾洞”進口,洞長約一百二十米,終年清水盈盈。據測量水深平均約四米。洞口有二“猴”守護。“水簾洞”上萬有“雙豬斗虎”,二豬擺開防守架勢,一虎硬是“虎視眈眈,其欲逐逐”。“水簾洞”前側有“槐蔭樹”,枝葉扶疏,樹幹蒼勁,乾大得六人合抱。上前方有“七仙女”騰雲駕霧而來,仙女體態輕盈,神情窈窕,象在尋找董永。上台階四級,“盼親洞”迎面而來,傳為“七仙女所居”,且與“水簾洞”相通。“盼親洞”對面有“旗傘石”,群傘幡然。上台階二十級,便是“蘑菇山”,上有蘑菇朵朵。其下有一“獅子口”。再上台階十九級,便到了“龍宮殿”。內有奇景七八處。這裡離洞口已有二百多米遠,為一大型宮殿,長約三十米。高寬均約二十米。左側有“白玉龍床”,群龍高踞洞頂,即“九龍下海”。下邊左側有“金絲龍幔”,頂呈圓形,龍首伸入幔中。帳幔下垂長八九米,輕輕飄拂,閃閃發光,琳璃滿目。下面便是“大泉瀑布”,有如銀色垂練,使人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