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重樓,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世紀70年代,崇州市開始進行人工種植重樓,是重樓原產地之一。崇州重樓呈結節狀扁圓柱形,略彎曲;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脫落處呈白色;密具層狀突起的粗環紋;頂端具鱗葉和莖的殘基;質堅實,斷面平坦;氣微,味微苦、麻。崇州重樓藥用成分皂苷總含量高於其他產區。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崇州重樓”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州重樓
- 產地名稱: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 品質特點:扁圓柱形,質堅實,斷面平坦,重樓藥用成分皂苷總含量高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2號
- 批准日期:2018年9月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氣候條件,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崇州重樓呈結節狀扁圓柱形,略彎曲,單枝根莖長4-7厘米,直徑1.0-4.0厘米。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脫落處呈白色;密具層狀突起的粗環紋,一面結節明顯,結節上具橢圓形凹陷莖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鬚根或疣狀鬚根痕。頂端具鱗葉和莖的殘基。質堅實,斷面平坦,白色至淺棕色,粉性或角質。氣微,味微苦、麻。
內在品質指標
崇州重樓含水量≤12.0%,重樓皂苷Ⅰ(C44H70O16)、重樓皂苷Ⅱ(C51H82O20)、重樓皂苷Ⅵ(C39H62013)和重樓皂苷Ⅶ(C51H82O21)總含量≥1.0%,總灰分≤4.5%,酸不溶性灰≤1.5%。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崇州重樓產區位於四川省崇州市西北部,屬龍門山脈,山巒重疊,谷狹壑深,海拔700-3868米。產區土壤以白堊紀酸性紫色土和侏羅紀酸性黃壤為主,pH值為4.5-6.0,有機質含量高,富含磷、鉀、鈉、鎂、鋰、錳、鍶、鎵等微量元素,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適宜崇州重樓種植。
氣候條件
崇州重樓產區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無霜期較長。產區年均氣溫15.9℃,最高年均溫度25℃,年均日照1161.5小時,年均降水量1135.00毫米,雨日和雨量均為夏多冬少,春季為176.1毫米,夏季為588.0毫米,秋季218.4毫米,冬季為29.9毫米。產區低溫時間長,空氣潮濕;雲霧濃,降水多,山林區蔽蔭條件好,為生長喜陰、濕潤環境的重樓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使崇州重樓藥用成分皂苷總含量高於其他產區。
歷史淵源
20世紀70年代,崇州市雞冠山鄉琉璃村成立“藥場”,村民以當地深山中的重樓等野生中藥材為種苗,開始進行人工種植。
2003年,崇州市開始規模化種植崇州重樓。
2010年,成都市中醫藥大學在崇州市雞冠山鄉白雲溝發現重樓的新變種——短瓣凌雲重樓,證明崇州是重樓原產地之一。
2014年,崇州市推廣“林業共營制”,採用“林+藥”模式,在雞冠山鄉、文井江鎮等鄉鎮發展重樓等林下中藥材種植。
2017年,崇州市編制並發布《重樓生產技術規程》《重樓產品質量標準》等標準,提高“崇州重樓”的規範化種植水平。為了系統做好重樓的遺傳資源分析和品種選育,崇州市市科技協會、市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與成都中醫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在琉璃村建立了四川省重樓種植資源圃以及人工種植科技示範基地。
生產情況
2017年,崇州市雞冠山鄉琉璃村的重樓種植面積達1000畝。
2018年,崇州重樓產量1000噸(乾貨)。
產品榮譽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崇州重樓”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崇州重樓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區域範圍為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所轄雞冠山鄉、文井江鎮、三郎鎮3個鄉(鎮),21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3°7'-103°33',北緯30°42'-30°48'。保護區位於崇州市西北部山區,保護區保護面積45607公頃。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8-03-2499。
質量安全要求
衛生指標(重金屬和農殘)應符合中藥材衛生安全的相關規定。
安全指標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重樓質量標準。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應選擇生態條件良好,夏季氣候涼爽,遠離污染源的農業區域建園,且應選擇鬱閉度在0.2-0.4的坡度在25°以下的山區地帶。園地土壤耕層厚度宜在30-40厘米,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的砂壤土,產地環境應符合綠色農產品產地的相關要求。
2、品種選擇:崇州重樓品種主要為華重樓。
3、生產過程管理:重樓生產按照崇州市內控標準《崇州重樓生產技術規程》進行。
3.1種子繁殖
3.1.1播種:每年的3月-5月,採用撒播的方式,均勻地將種子撒於地塊上,在自然條件下兩年後出苗。
3.1.2移栽:每年的10月-11月,按行距10-15厘米,開4-6厘米的溝,按株距7-8厘米將帶土球的種苗放入溝內,理順鬚根,芽頭朝上,覆土摟平,適度壓實,澆透水,注意選取的頂芽應完好,無明顯病斑和破傷痕跡。
3.1.3田間管理:①除草:應做到平均45天除草一次,做到田間無雜草。在除草時,應採用人工除草方法,不允許使用任何種類的除草劑。②追肥:每年宜在春、夏、秋,追肥3次。每畝用肥量應在200-250千克的有機肥。③遮蔭:移栽定植後應及時搭棚遮蔭,或利用藤本作物的莖蔓棚架遮蔭。
3.1.4病蟲綜合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先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時可適當採用化學防治,宜選用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交替用藥且改進施藥技術,降低農藥使用量。農藥使用應符合國家相關要求。
3.2根莖切塊繁殖
3.2.1種芽準備:9月-10月,重樓倒苗後,取重樓根莖,按垂直於根莖主軸方向,以帶頂芽部分節長3-4厘米處切割,傷口蘸草木灰或生石灰。
3.2.2移栽: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移栽定植,蓋土厚度5厘米左右,再蓋上樹葉等覆蓋物。
3.2.3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管理同3.1種子繁殖方式進行。
4、採收:秋季倒苗前後,即11月-12月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收穫。採收前先把廂面上的雜草及枯枝殘葉清除掉。採挖時要從淺到深,循序漸進,儘量避免損傷根莖,保證根莖完好無損。剛採挖的重樓不宜放置太陽下暴曬,應及時運送到室內攤開,不要堆積太高,以免發熱後遭受損失。
5、初加工:將根莖去淨泥土,把帶頂芽部分切下用作種苗,其餘部分除去鬚根,用清水洗淨,採取晾曬乾燥或烘乾。
6、包裝、儲藏和運輸:包裝材料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且在包裝外標籤上註明品名、數量、採收時間、地點、驗收人等信息。貯藏溫度應在25℃以下清潔、乾燥、陰涼、通風、無異味的專用倉庫中。
7、生產記錄要求:崇州重樓生產全過程要求建立生產檔案,記錄病蟲害發生情況、生產技術措施和投入品使用情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使用目的、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果實生育期及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銷售情況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崇州重樓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崇州重樓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