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凝鎮

崇凝鎮

崇凝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古名“獨孤莊”,相傳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封“文顯皇后”)早年曾在此鎮居住而得此名。(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渭南縣集鎮記載中記道,因該鎮東南方向築有一座“崇凝觀”,故將其改為“崇凝鎮”。在今崇凝初級中學還有秦步壽宮遺址。該鎮是1928年“渭華起義”的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也可理解為“崇高”“凝聚”之意。臨渭區是中國陝西省渭南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而崇凝鎮屬於臨渭區轄管的。

全鎮總面積34.4平方千米,總人口21306人(20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崇凝鎮
  • 別名:崇寧鎮,獨孤莊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
  • 政府駐地:崇凝鎮
  • 電話區號:0913
  • 郵政區碼:714009
  • 面積:34.4平方千米 
  • 人口:21306人(2017) 
  • 氣候條件:春溫暖,夏不燥,秋涼爽,冬不寒
  • 著名景點:渭華起義遺址,秦步壽宮,隋崇寧宮遺址等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華山支線機場(在建)
  • 火車站:渭南站、渭南北站、渭南西站(在建)
  • 車牌代碼:陝E
獨孤伽羅,歷史淵源,歷史遺蹟,崇凝區蘇維埃,崇凝塬,

獨孤伽羅

獨孤伽羅(544~602),女,俗稱獨孤氏、獨孤皇后,隋文帝楊堅的皇后。在中國歷代皇帝皇后中,唯有隋文帝和獨孤後過著一夫一妻的生活。直至獨孤氏去世,楊堅的後宮才設立妃嬪。其父獨孤信是西魏大將,鮮卑人,原籍雲中(治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東北),徙居代地(今山西大同)。北魏洛陽政權分裂後,高歡追殺孝武帝。獨孤信捐棄父母妻子,單騎救主奔長安,在秦嶺北麓(今渭南市臨渭區崇凝鎮,俗稱獨孤莊)建立家園,復娶二妻,郭氏生6子,崔氏生獨孤伽羅。為獨孤信第七女。

歷史淵源

崇凝鎮最早名叫獨孤莊,是因隋文帝楊堅的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早年曾在此居住而得名。一直到光緒十八年(1892年),“崇凝鎮”一名才開始出現在渭南集鎮記載中。而崇凝鎮一名的來歷,據《渭南縣誌》記述,是因獨孤莊東南方向一座“崇凝觀”廟院而來。
崇凝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和景觀極為豐富。鎮西南半公里處有明代吏部左侍郎孫宏的陵寢;鎮西南二公里處有秦始皇行宮步壽宮;鎮北邊占地二十多畝矗立著元末將軍李思齊陵地柏樹墳、李家祠堂;鎮東南角處有老爺廟,又名奓廟(當地人讀“奓”不讀zhā或zhà,而讀tūo,意為很大之解),老爺廟廣場上還有一座大戲樓……所有這些,都是當地人文積澱之所在。
鎮東面原有舊土牆遺址,環城四周,方圓幾公里,分為城子,南堡,中堡.土堡舊為校場,後被村人占為宅基地.堡里人多數姓李,清光緒十八年(1892)部分李家後裔由東塬獨孤莊移居貟曲谷里村,谷里村原叫孤李村,意即獨孤莊李村,後改為谷李村,與貟曲城區良田溝李村同宗共祖,據說是元末李思齊將軍的後裔。
據記載,占地三畝許的鎮東南的老爺廟門前,曾經有一個占地五、六畝大的廣場,廣場上又建有一座風格大氣的戲樓。這個大戲樓除供每年二月二廟會時唱大戲外,還是當地舉行各種活動的聚會地。
奓廟最後三間破敗的房子奓廟最後三間破敗的房子
隨著歷史的滄海變幻,孫宏陵寢、秦始皇步行宮、李家祠堂、老爺廟等景觀都在人們的記憶中淡出,唯有大戲樓,以及大戲樓上曾經演出的一幕又一幕,讓人們難以忘記。因為就是這座大戲樓,是1928年“渭華起義”前夕的“五一大會”主席台,是宣布陝西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成立的所在地。
1997年陝西省政府批覆成立渭華起義革命老區,涉及華縣高塘鎮、聖山鄉、東陽鄉、金惠鄉、大明鄉全部和赤水鎮、瓜坡鎮部分行政村和臨渭區崇凝鎮、橋南鎮等地區,覆蓋人口20多萬人。到2008年為止,當地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5元的貧困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0%。隨著渭華起義“紅色旅遊”景區項目的建設,必將帶動老區人民儘快脫貧致富。

歷史遺蹟

石馬墳
文化大革命時期在崇凝國中那一大塊宋朝石馬墳,聽說一大塊地方呢,由於那時候打擊封建迷信,把所有墳都推平了。這個上世紀確實有大量的石馬,石人像等。在2010年左右,崇凝國中對面修建崇寧電力所的時候挖出來一個大石碑,石碑基本保存完整,通高4米左右,後被文物部門拉走後下落不明。
獨孤莊
崇凝鎮古名獨孤莊,因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曾居於此而得名。
崇凝鎮

  

  

  

  

  
崇寧宮遺址
崇寧宮遺址,崇寧宮遺址位於崇寧鎮靳尚村南,面積16萬平方米,尚存夯土台基長約50米,殘高0.8-1.5米,夯層厚5-6厘米,據一些學者推測為秦步壽宮遺址.
崇凝鎮

崇凝區蘇維埃

1928年2月宣化鬥爭之後,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鎮壓,中共渭南縣委將黨、團組織轉移農村,幫助整頓農民協會,開展反帝、反封建宣傳,建立農民武裝。正在這時,爆發了陝西軍閥李虎臣反對馮玉祥的戰爭,削弱了軍閥在陝西的統治。中共陝東特委和渭南縣委認為時機已經成熟,遂於1928年5月1日,組織農民民眾在渭南縣崇凝鎮舉行暴動大會,“渭華起義”正式拉開戰幕。
崇凝鎮
渭南縣東塬數千名農民和學生,手持武器和小旗,從四面八方擁向崇凝鎮街南大廟戲台前集合,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主席台中央懸掛著革命導師列寧的畫像,兩邊貼著對聯,戲台兩邊的柱子上綁著兩名惡差,會場周圍張貼著“實行耕者有其田”、“大家吃、大家乾、大家的事大家辦”、“有土皆豪,無紳不劣”等醒目標語。大會由中共渭南縣委書記肖明主持,組織部長何寓礎、東南區委書記金子毅以及王尚德、霍世傑、馮異生、鄭德龍、閔希孝等參加了會議。五一縣和華縣縣委也派代表參加了大會。鄭德龍、馮異生、閔希孝等先後講話,痛斥了蔣、汪、馮合謀背叛革命,鎮壓人民,屠殺共產黨人的罪行,揭露土豪劣紳的惡跡,指出了剷除土豪劣紳,摧毀反動政權,建立工農民主政權的極端重要性。接著殺了惡差王水泉、張醜娃。中午時分,肖明莊嚴宣布崇凝區蘇維埃政府成立,一切權力歸蘇維埃。頓時,會場群情振奮,一片歡騰,熱烈歡呼陝西省第一個革命新政權的光榮誕生。“打倒軍閥”、“打倒土豪劣紳”、“擁護蘇維埃”等口號驚天動地。蘇維埃由1名主席和7名委員組成,下設人民、土地分配、軍事、糧食分配4個委員會。會後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處死了縣催糧委員孫太,搗毀了大惡紳楊鵬霄的天慶商號和東南區長李玉林的同盛商號。

崇凝塬

位於沋河與赤水河間,因塬上有崇凝鎮而得名。又叫東塬、長稔塬、長收塬、長壽塬、廣鄉塬。塬面平坦完整。今有豐原、崇凝兩個鎮,土質良好,宜長禾稼,素有“華陰、華州水澆田,不如渭南長稔塬”之說。東西寬6公里,南北長14公里,面積84平方公里。由於雨水長期切割,在崇凝塬的周圍,形成了數百條溝道。較大的有康溝,又名東陽穀,位於塬的北緣,距縣城10里,面積16平方公里,溝內有水,北流入渭。馬家溝,又名西陽穀,在康溝之西,距縣城8里,面積34平方公里,溝水入渭。明光峪,在馬家溝之西,距縣城3里,峪水入渭。殷溝,在塬的西緣河西鄉周坡村北,樹木參天,翠竹豐茂,當地人民以編竹籠著名。羊峪,在塬的南緣,橋南鎮東北,匯東溝、寺峪、葫蘆峪、黑掌峪、稀屎溝等谷水,向東匯入赤水河,峪長約4公里,寬約1公里,溝底宜稻、宜蓮,其楊魏村之蘆席、溝岸村之簸箕聞名全區。除了溝道而外,崇凝塬周圍還有為數眾多的通往遠近村鎮的坡,著名的有:胡城坡,位於塬的北緣,神川塬緊東北、龍尾坡角下西偏北。漢時凶奴休屠王歸降後築城居住坡端南面,故稱胡城坡。龍尾坡,在塬的北緣偏西,距縣城2.5公里,古時將東塬比作一條龍,南有龍耳山(今華縣境內)、龍正山(清明山),北面之坡形似龍尾,名為龍尾坡(渭橋路X101路段)。坡長2.5公里,寬2米,經瓦塔村東,上豐原到崇凝鎮,是通往商洛必經之地;五十年代末,從西張村西沿坡盤旋而修渭(南)橋(南)公路,長22.2公里,寬7.5米。1973年鋪為瀝青路面,公共汽車每日往返塬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