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儒畲族鄉

崇儒畲族鄉

崇儒畲族鄉位於霞浦縣西北部,距縣城9.9千米。轄轄溪邊、洋尾蘭、路口等27個行政村。有鄉賢林承強詩讚:溪邊霧籠風光醉,路口風牽鳥語香。月色溪西雲縹緲,清風上水浪飛揚。披霜左嶺春山隱,帶雨長坑皓月藏。嵐下桃花呈萬福,崇儒錦地發千祥。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4207公頃,常住人口1078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崇儒畲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霞浦縣
  • 地理位置:霞浦縣西北部,距縣城9.9千米
  • 面積:14207公頃
  • 人口:10780人(2017年)
鄉鎮概況,歷史沿革,氣候環境,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人文歷史,經濟發展,地圖信息,

鄉鎮概況

崇儒畲族鄉,位於福建省霞浦縣西北部,距縣城9.9千米。轄27個行政村。
崇儒畲族鄉崇儒畲族鄉
該鄉是霞浦縣三個畲族鄉之一,也是老區重點鄉之一,地處縣境內西北部山區,位於東經119°35′-120°02′,北緯26°36′-26°41′,海拔高度在120-800米之間。鄉所在地離縣城12.5公里,東接水門畲族鄉,東南界州洋鄉,西連線福安市,北靠柏洋鄉,西南與柏洋鄉松城辦事處毗鄰;下轄27個村委會,183個自然村;
境內山嶺起伏丘陵連綿,丘谷盆地發育,植被繁茂,溪流縱橫;霞浦縣第一、二大河流杯溪和羅漢溪均流經境內,有著豐富的山地、水力及生物資源。

歷史沿革

宋代,境域屬靈霍鄉柘陽、萬安里。元至清光緒年間,境域分屬二十五六都、二十七都、三十四五都。清宣統元年至民國中期,設下西(崇儒)區。民國25年,成立崇儒、嵐下2聯保,隸屬第一區,下轄19保、167甲。民國29年,崇儒聯保合併於杯溪、嵐下聯保,改設杯溪鄉和崇嵐鄉。崇嵐鄉轄蜀亭、前埔、茶灣、岩前、崇儒、後地、兩坪、坪園、上水、保全、嵐下、汴洋、樟橋13個保,鄉公所駐嵐下。民國32年,崇嵐鄉撤併於崇洋鄉,鄉公所駐崇儒。民國34年,撤銷崇洋鄉,分設崇溪、奎洋鄉。崇溪鄉公所駐崇儒,下轄職田、路口、崇儒、上亭、兩坪、嵐下、汴橋、溪西、東坡、橫江10個保。
崇儒畲族鄉
1949年10月,廢崇溪鄉建制,境域屬第五區(區公所駐崇儒)。50年代初,第五區分設第八區後,下轄東坡、樟橋、嵐下、上水、崇儒、坪園、溪邊、承天、百筧、橫江10個鄉。1956年2月,與第八區合併為溪西區,轄16個鄉。1958年,撤銷區建制,成立崇儒人民公社,1959年轄崇儒、岩前、墓莊、坪園、溪邊、溪坪、半路張、洋尾欄、上水、保全、鄭公洋、石亭、筧下、東坡、溪西、東杞、樟橋、嵐下18個大隊。1961年5月,崇儒公社改為崇儒區,下轄10個公社。1966年10月,崇儒區復改為崇儒公社,轄23個大隊。1973年,改名從農公社。1981年,復名崇儒公社。1984年,改為崇儒畲族鄉,轄27個行政村、193個自然村。
1990年,崇儒畲族鄉位於縣境西北部,東鄰水門、州洋鄉,東南端與松城鎮連線,西端抵福安市,西南與鹽田鄉接壤,北與柏洋鄉毗鄰,行政區域141.3平方公里。境內設溪邊、洋尾蘭、路口、溪坪、半路張、崇儒、新村、丘山、霞坪、坪園、上水、鄭洋、保全、石亭、筧下、汴洋、嵐下、東杞洋、溪西、岙里、東坡、長坑、樟橋、左嶺、洋沙溪、濂溪、亭頭27個行政村,下轄266個村民小組、183個自然村。鄉人民政府駐崇儒村。

氣候環境

崇儒畲族鄉屬中亞熱帶海洋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熱資源豐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年均氣溫17.83℃,最高氣溫32.3℃(七月),極端最高氣溫38.7℃(七月),最低氣溫4.5℃(一月),極端最低氣溫-4.9℃(一月);降霜期從12月3日至次年3月2日,為90天;熱量分布總趨勢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年降雨量為1359.5㎜,年太陽輻射量為441.8千焦/平方米。

基礎設施

省道霞拓公路縱貫全境,除石亭外全鄉26個村已通簡易公路,實施了霞拓公路境內路段23公里的路面柏油化2程;實現了村村通電,架設了程控電話,擴建了鄉所在地自來水工程,現有2座小型水庫,總庫客123立方米,裝機410KM,縣一、二、三級水電站均建於境內,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為崇儒經濟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社會事業

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協調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鄉共有學校42所,在校學生2007人。民族教育有很大發展,創辦嵐下畲族村寄宿制國小一所,少數民族兒童入學率達99.5﹪,少數民族學生鞏固率、升學率均為100﹪,科技事業發展迅速,茶、果、蔬、畜牧四大農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50﹪,鄉、村兩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進一步完善,實現了初級衛生保健達標,並在強化鄉中心衛生院功能的基礎上,建立了縣精神病防治醫院,醫生人數達24人,病床數34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成績顯著,曾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

人文歷史

崇儒相傳曾出十八學士,以尊崇儒學,故而得名。為閩東畲族人口較聚集的鄉鎮之一,既是民族鄉又是老區,在革命戰爭年代是閩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文化底蘊頗豐,有霞浦縣最大的人工湖-溪西水庫;名勝古蹟有龍井岩洞,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元參政袁天祿墓,獨具畲族的大家族群體建築特色的樟杭大厝,霞坪村保有完整的畲族“三寶”-“祖圖”、“龍杖”、“族牒”,還有不勝枚舉的老區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湧現出的英雄人物和模範事跡。

經濟發展

崇儒畲族鄉立足鄉情,集中精力發展生產力,以農業為突破口帶動二、三產業。以脫貧致富奔小康為目標,開拓思路,奮力拚搏,積極挖掘自然資源潛力,創特色結構生產的芙蓉李乾遐邇聞名,生產茶葉無污染安全優質,極適用開發綠色食品茶,目前,該鄉以初步規模的產業有:①全縣最大的半路生豬基地,年可提供優質豬苗7000多隻;②由福州客商投資興建崇儒福興膠合板現以投入生產,年產股合板20萬塊(32萬平方米);③對溪邊洋1400畝土地進行開發整理;④東孚農莊有限公司在崇儒上村等地建立了綠竹筍生產示範基地,採取“農戶+基地+公司”的生產經營模式引導和扶持農民綠竹產業,使綠竹筍產業成為我縣一個特色產業,現已種植13多萬株,年內可望收穫。⑤在嵐下村後門崗建立東魁楊梅生產示範園,目前已種植130畝,今後將繼續擴種。
全鄉耕地面積24204畝,其中水田18685畝,農地5519畝;人均占有耕地0.97畝,常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8萬畝左右;有林地面積15萬畝,森林覆蓋率72﹪,草地2.5萬畝,茶園9000畝,果園6500畝,其中芙蓉李面積3500畝,占果樹面積53.8﹪。主要的種植業是水稻、甘薯、馬鈴薯、豆類、蔬菜、水果、茶葉、藥材、林竹、食用菌等;主要的養殖業是豬、羊、牛、雞、鴨;河湖中也出產淡水魚類。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x961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