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香包多是農家婦女用剪裁花衣的邊角料,稍加剪、縫、拆、抽製成的一種具有立體感造型的藝術品,造型簡練誇張,做工精細,花樣繁多,成為審美、觀賞的民間藝術珍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崆峒刺繡香包
- 地址:崆峒
- 類別:刺繡香包
- 屬性:傳統香包
香包作用,製作工藝,
百科名片
香包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民俗文化遺產,在中國民間極為普遍,它是顯示古文化形式與原始宗教觀的民間美術作品,仍然保留著上古時代的原始文化形態,反映了崆峒山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澱。
香包作用
香包多以蟬、蛙、魚等動物為原型,蟬有蟬聯綿延之意,和魚蛙一樣,象徵著生殖和生命的延續,端陽節佩帶的香包多為十二屬相動物,還有粽子、瓜果、花卉等形象,旨在除瘟疫,驅五毒。
製作工藝
崆峒刺繡源遠流長,刺繡主體是農家婦女,她們以身邊素材,諸如花卉樹木、蟲魚鳥獸、日月風雲,樓台亭榭,幾何圖案及人物故事都是取材範圍。在刺繡針法上有平繡、鎖、邊、圈金等工序,刺繡出眾多生活裝飾品,有坐墊、鞋面襪底荷包、手機套、菸袋、布玩具、錢包等。
崆峒刺繡色彩鮮艷,層次分明,對比強烈,沉而不濁,艷而不俗,在色彩配置上以紅、黑、藍、白為主調,達到了一種鮮明、艷麗、純淨、典雅而又沉著有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