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南村位於輞川鎮東南部,東與吹樓村,南與前洋相連,西與 螺城鎮王孫村,北與峰崎村相接。距縣城7公里,距鎮政府5公里。總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00多畝,其中水田1300多畝 。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889戶3386人,居住著漢族。18—55周歲勞動力總數為2500多人,是個二類村,全村以種植水稻,花生,地瓜為主。民風淳樸,治安良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峰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泉州市
- 人口:2779人
概況信息,解讀信息,地名含義,歷史沿革,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人口、土地面積,歷史文人,村風村貌,下級組織,郵政編碼,地圖信息,
概況信息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輞川鎮峰南村。下轄西樓(9-10組),東園(11組),西亭(1-6組),園畔(7組),草厝(8組),五自然村11組。全村轄18個村民組,733戶,總人口為2779人。
峰南村位於林輞溪下游,三面環水,一面環山,東靠黃海。現有全國最大的水稻保護區-惠安縣走馬埭萬畝基本農田保護區。
2010年春節,在村裡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峰南村第一屆籃球賽在西亭三組隆重舉行。吸引各村里青年和廣大鄉親的踴躍參與。場面十分壯觀。比賽氛圍十分和諧。是一項全村村民互動,交流感情的友誼賽!最終實力更勝一籌的西樓代表隊獲得此次比賽的冠軍!下屆比賽將在七組園畔舉行!
解讀信息
地名含義
此地何氏村民從埔崎村析分於此,建居在麒麟山峰之南,故民國期間設保甲制,依此地形、方位命名為峰南保,1949年冬以後仍沿用此名稱。
歷史沿革
明、清屬三十四都玉山鋪(洞峰鋪)。民國為輞川鄉峰南保。1949年冬起先後屬一區、十一區、十四區為峰南鄉。1956年與峰崎合併為驛坂區峰崎鄉。1958年屬超先公社峰崎大隊。1961年析分為輞川公社峰南大隊,1985年改設為輞川鄉峰南村委會。1989年鄉鎮屬之。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峰南村位於輞川鎮東南部,惠安縣城郊東北部,離縣城直線距離3.5公里。交通便捷,鄉村道路縱橫交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距福廈高速驛坂、黃塘路口只有15分鐘路程。
人口、土地面積
峰南村區域面積5平方公里,人口3560人。
歷史文人
峰南村村民誠信謙恭,勤勞勇敢,村風淳樸,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縣地下黨領導人藍飛鶴、陳平山曾來這裡以麟山國小為據點,組織發動武裝民眾。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始終堅持地下革命戰爭,為革命做出貢獻的何邦基同志(1936年入黨)於1940年從惠安縣城遷往峰南西樓落戶,之後在西亭何乾元、西樓何躍庭等的幫助和掩護下以本村和麟山國小為依託奔波於惠安、晉江開展革命活動,在家鄉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為惠安人民革命事業做出貢獻,2003年6月惠安縣政府頒發“峰南革命老區”牌匾。
村風村貌
峰南村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坑頂丘陵地帶1000左右畝半田園地,適宜立體綜合養殖或農業深加工產業,有大塘、古水井多處,歷年不乾涸。
農業基礎設施方面良好,轄區有走馬埭基本農田保護區1000多畝,惠安林輞溪流經農田保護區。農田保護區內可種水稻、可搞養殖,發展前景美好。林輞溪水清澈見底,耕作區內水溝縱橫交錯,有野生長的螃蟹、鯽魚、沙蛤、黃鱔、河鰻、土蝦、草魚等水產。本村自古就有“吃飯配鯽魚”的美好傳說。
下級組織
下轄:西亭、園畔、東園、草厝、西樓5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
郵政編碼
362103
地圖信息
地址:泉州市惠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