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渠村

峪渠村,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汾河平原和黃土高原交界處,瀕臨黃河,與關公故里僅一河之隔,隸屬渭南市合陽縣黑池鎮管轄。村中以王、宋兩大姓氏為主,張姓第三,另有溫、焦、祁、劉、黃、秦等戶數較少的姓氏,屬於河南或其他村莊遷居於此的居民。

村中男女老少,回到家鄉後,都說一口流利的地方方言。村民依然過著相對保守的生活方式,民風淳樸,地方風俗保留完整,婚喪禮儀,依然傳承者祖先們遺留下來的風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峪渠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陝西省
  • 氣候條件:乾旱氣候
  • 方言:陝西方言
峪渠村簡介,峪渠村農業發展,民風民俗,婚嫁,喪葬,現任村幹部,進村線路,郵編區號,地圖信息,

峪渠村簡介

陝西合陽縣黑池鎮峪渠村,地處黃河之濱,金水東岸,屬抽黃灌溉區,主產小麥、紅薯、玉米、花生、綠豆、棉花、蘋果、西瓜、紅提葡萄、梨等農作物
“半山半谷取‘峪’,五渠通村取‘渠’,故名‘峪渠’。”村中有一溝,分為溝南和溝北,溝南為1、2、3、4小組,溝北為5、6小組,全體村民團結一致,信心十足,積極進取,正以全新的姿態朝小康村邁進!
21世紀以來,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動,一條條幹淨寬敞的巷道,一排排高大繁茂的樹木,一塊塊醒目精緻的宣傳標語,一座座氣度不凡的樓宇,勾畫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美景圖。2011年春節前,村中鋪好了水泥路,夜晚有了路燈,方面了村民的出行。

峪渠村農業發展

峪渠村位於陝西關中東部,屬內陸暖溫帶,屬乾旱氣候,處於東雷抽黃灌溉渠,水利設施健全,農業發展迅速,主要農業產品有,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有:蘋果核桃紅棗荔子棉花,最近幾年,峪渠村民大力種植黃花菜

民風民俗

婚嫁

峪渠村人勤勞樸實,婚嫁喪娶依然傳承者幾千年來祖先們流傳下來的風俗。
峪渠人結婚,是件大事,從一開始的年輕男女見面、扯穿滴、學屋裡、領結婚證、照結婚照、訂婚、送日子、送彩禮、送被裡、結婚、接送、到最後的回門,每件事情都是大事。見面,就是通過媒人的介紹,兩個相互不認識的年輕人第一次見面,然後在一個單獨的房間聊天,這個時候,會有村中的大嬸們在外面偷聽。如果小伙姑娘感覺對眼了,下來就是扯穿滴,其實就是買衣服,男方給女方從頭到尾買一身衣服。
接下來就是學屋裡,就是女方的家人和最為親近的親戚,如舅舅、叔叔伯伯們一起去男方家裡,看看家境如何,吃頓飯,舉行一個儀式就算完了,然後是小伙子送姑娘和他們的家人回家去,然後出來的時候,小伙子會發現,送姑娘回來的車上多了好幾把大鎖,都是那些大嬸們來討喜糖的。領結婚證,在城裡男女們感覺就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在峪渠村,小伙姑娘們領完結婚證後,男方的家人會給女方一個紅包,然後給女方買一身衣服,算是慶祝成為自家人。
下來就是照結婚照了,這個完成後,也是和上面一樣,需要給女方買一身衣服。訂婚,訂婚的儀式在村里已經不流行了,都是和結婚放在一天了。
送日子是件大事,需要男方用紅紙,請先生在上面寫好男女雙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然後寫上男方訂下來的結婚日期(男女雙方提前訂好的,走一下儀式而已,不過也挺隆重的),放在一個盒子裡面,準備好十斤續親棉(棉花),由媒人拿去送到女方家裡,如果女方家人願意這個日期,那么就把紅紙留下,然後放點錢在盒子裡,如果不願意,媒人就會把盒子拿回來。
接下來就是送彩禮了,峪渠村的彩禮是比較重的,一般都在幾萬塊錢,別說這幾萬元不多,對於一個農村人來說,是畢生的全部家當,加上蓋房、刷房,結婚酒席錢,有些人就會一貧如洗,有些女方會從男方要十來萬的彩禮呢。然後是送被裡,就是男方準備好8個被子裡子,拿上幾十斤棉花,由媒人送到女方家裡,讓女方來配被面,縫製被子,作為結婚當天女方的嫁妝。
結婚當天,那當然是這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了。結婚前一天,新郎的好朋友會在婚房裡面鬧一晚上,叫烘房。結婚當天,小伙姑娘都會早早的起來,小伙子會坐上家裡準備好的車,去接女方去盤頭,然後是送女方回家裡。新郎的嫂子是領轎的,會留在家裡將婚房打掃乾淨,在床的四周放上用紅紙捆住的谷桿,然後將門帘歇下來(結婚當天不能關窗和掛門帘)。男方的迎親隊伍:一位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擔任家長,男方的哥哥做覺席,新郎的侄子是首當其衝的壓轎娃(女方會給紅包的),覺席、新郎和壓轎娃坐在一輛車裡,媒人專門一輛車,出門前每人吃幾個荷包蛋,一路至女方家裡,到了新娘家門口的時候,就會被新娘家的親戚堵住,要紅包和喜糖,這一關過後,新郎要去給坐在炕上的新娘戴花,然後是女方給男方戴。接下來是吃飯,新郎結婚當天在老丈人家裡坐的是上席(也就是桌子靠牆的一面的左邊,是當地人認為一個席里最為上上的座位,一般是留給年齡和輩分最大的人),也許這一輩子,也就這么一次機會。吃完飯後,新郎要去新娘家的牌位前祭拜祖先,下來是認親戚,給所有的親戚鞠躬,當然每一次鞠躬,都會有紅包的。下來就是新娘子上轎了,新娘子上轎前,會穿上她的上轎鞋,這雙鞋,從踏上地後,就得一直往前走,就再也不能回到娘家了。在出門前,新娘要過火,表示從此不在是這家的人,而是娘家的親戚了。親娘上轎後,會有一個龐大的討要喜糖的隊伍,每兩個人是一夥,拉根紅線,然後上面掛個紅塑膠袋,開車的司機也很懂事,見到一個紅線就會停下,然後由男方專門派來的人提著蛇皮袋子,給大家發喜糖。這樣的陣勢,在女方家裡還不算什麼,到了新郎家裡,那才叫一個壯觀,都是新郎家關係好的朋友。新娘下轎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先由領轎的(新郎的嫂子)拿上紅包給幫轎娃紅包,然後是給送女的(新娘的姐姐或者嫂子,兩個人)紅包和大紅綢被面,俗稱防炮衣。下來是新郎來給新娘敬禮,下來是覺席(新郎的哥哥)把谷桿點著,繞著轎車跑三個半圈,然後跑一個整圈,最後將火放在門口,新娘下轎,專門有人口中喊著,和新娘屬相相剋的請走遠,然後是鞭炮齊鳴,新娘過火進入大門,大門是個好進的,只是房門就沒有那么好進了,裡面全是新郎的好朋友們,要煙要糖要雙禮。
新娘進入婚房後,第一件是趕緊上炕,不管是春夏秋冬,峪渠人結婚都會把炕燒的滾燙滾燙的,炕是由新郎的母親燒的,在裡面放個木墩,一邊燒一邊嘴裡念叨著:燒個墩墩,添個孫孫。上炕後,新郎的母親會從視窗往裡面灑果子,裡面有花生、棗、瓜子、條件好一點還有桂圓和核桃,意思是早生貴子,還有一個炒菜用地鏟子和小勺子,鏟子是說婚後有人給她做飯了,小勺子峪渠人叫sisi(陽聲),意思是讓生個兒子(方言用英語音標the的前因加e音,陽聲)。下來是領轎的端上臉盆和毛巾,讓新娘洗塵,然後拿上羅子,上面放著領轎的親手捏的餛飩,讓新娘抓,抓來的餛飩放在單獨的小鍋里,由領轎的親自下好,先讓新郎把每個餛飩咬一口,然後拿來讓新娘吃。
新娘子在房門口擋住了,這個是年輕人的耍耍。大人們可是要去乾正事的,也就是去迎親。新娘家的親戚朋友們到新郎家後,不是直接進門,而是先去新郎家安頓好的洗塵的家裡,桌上放著各種水果和酒席茶水,寓意是洗去一路的風塵。然後是新郎家最德高望重的家長,由手斷酒盤的執事領著,跟在由兩個人抬著的圍有紅色圍裙、上面放著迎禮盤的桌子,去洗塵家請新娘的家人們(結婚當天,新娘的父母不來,這是風俗)。先是請男客,雙方德高望重的家長們手握手從洗塵家裡出來,到新郎家門口後,一個站在桌子的這邊,一個站在那邊,先是男方家長給女方家長作揖,桌上的圍裙朝著男方,然後是女方家長給男方回禮,桌上的圍裙朝著女方,然後是敬酒,放鞭炮進入男方家裡。女客就很隨意了,也許是中國一直以來比較重男輕女的原因吧,女客是由男方族裡的年紀最長、輩分最高的人,手斷酒盤,直接將女方的客人領回家,沒有前面那些禮儀。
新娘家的客人進門後,就開始坐席,新娘和新郎在老丈人家一樣,今天也是最大的,坐在靠近新郎家牌位最近的桌子上,坐在最上上席。坐席期間,新郎的父親、叔伯、堂叔伯、兄弟、堂兄弟都會給新娘家的每一位親戚朋友敬酒(新娘家大概能來十四五席親戚,每席坐9個人)。每一席,都會有新郎家的一位親戚或者本家人陪著坐席,給新娘家的客人們倒茶、敬酒。
峪渠的席是出了名的。先是九平盤,顧名思義,就是九個冷盤,四葷四素,中間是一個全盤,葷素兩全(有的都換成了雞腿,九個雞腿),然後是全雞,在全雞上來之前,是不能敬酒的,雞上來之後,新郎的本家人開始給女方新客開始敬酒。這時候,新郎家幫忙的鄉親們就開始從新娘家來的主要客人們(新娘的爺爺奶奶、叔伯媽嬸、姑姑姨姨、舅舅舅媽們)要紅包和喜糖了,好一番熱鬧。九平盤完了之後是三菜一個湯,然後又是三菜一個湯,最後是一個甜米,喝酒菜就完了,然後是十碗席,六葷四素,十碗席上的次序,在峪渠人來講,是非常的有講究的,不能隨便亂上,兩個熱碗上後,才能上一個素碗,桌面上十個碗的擺放位置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比如四個素碗,裡面有白菜、黃花菜、豆芽、紅蘿蔔,白菜和黃花菜是最上等的,放在上席的位置,豆芽和紅蘿蔔放在下面,因為白菜和黃花菜是上面長的,而且寓意很好,豆芽和紅蘿蔔是根部菜,放在席位的下位上。十碗席完後是四套飯,第一套是餛飩,不能放辣椒,至於原因,沒有人能講出來,都說這是講究,然後是麵條,餃子和麻食,不用擔心吃不完,都是很少的,這是講究。
飯吃完後,男方家長和女方家長還有媒人們會坐在一起,寒暄兩句,然後定接送新娘的日子,最後是送女方客人回家,送的時候,新郎要走上前去送客人們,在上到女方客人坐的車上後,女方的女家長會送給新郎一個紅包和一雙手套。
結婚當天晚上,新郎的夥計們最高興了,因為可以耍媳婦了,峪渠人耍媳婦是很懂分寸的,不會過分的耍到媳婦哭,高興為主。
第二天一大早,新娘先將家裡家外打掃一遍,然後去提前訂好的家裡梳頭,然後在那邊吃完飯,回到家裡後,新郎家前一天沒有回去的親戚,就會將新娘擋在大門口,中間放一個長條凳,兩邊放兩個小凳子,長條凳下放一盆水,俗稱新娘子要過河,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耍新郎和新娘,從他們要喜糖和紅包,因為“三天無大小”嘛。九十點的時候,新娘的父母或者叔嬸和侄兒就會來到新郎家,來接新娘回娘家,新郎不跟隨回去。結婚後第三天,新娘的叔嬸或者父母,會將新娘再次送回來,一接一送,峪渠人叫的很簡單“叫哩送哩”。在結婚後的第四天,新郎和新娘一同回到新娘的娘家,叫回門,新娘的父母,第一次以丈人丈母娘的身份招待女婿,丈母娘是最實在的,會煮十個荷包蛋,讓新郎吃完,新娘的父親會讓新娘的叔叔伯伯陪新郎喝酒。飯飽茶餘之後,也是傍晚時分,夫妻雙雙把家還。
按說已經完了,但是峪渠人會把結婚後的前三年新娘給娘家拜年,新娘家給新郎送十五看的非常重要。新郎新娘第一年去丈人家拜年的時候,會拿上搭帶餛飩饃,有盆那么大,帶上菸酒茶,去新娘家的每一位叔叔伯伯家,如果叔叔伯伯留下了饃,說明以後就是要走動的,如果不留只留了菸酒茶,就是小事上不走動。第二年和第三年拜年的時候,新娘就只給父母拿那么大的搭帶餛飩饃了。婚後第一年十五也是一樣,新娘的娘家給女兒送十五是很著急的,大年初六就開始了,送上一對很花的花饃,是一個牛和一個娃娃,讓娃趕著牛去種地,寓意著春暖花開,大地萬物開始復甦,來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喪葬

峪渠村的在辦理喪事的風俗上,是很獨特的。人去世後,不叫死,叫老了,也叫老百年了。人老了後,一般情況下第三天開始辦理喪事。在這三天裡,人剛剛去世的時候,必須請男方的外家,女方的娘家人來,燒下pei(一聲,炕的意思)紙,外家人(男的去世)或者娘家人(女的去世)不來,是不能從炕上放在靈堂里的。來燒下pei紙的所有親戚,每人都會發一條寬大約三十公分,長六十公分的白布,纏在頭上,磕頭、哀悼。
喪禮前一天,如果是夫妻雙方間的第二個人去世,就得去墳里,穿上孝服,拿上服帖,峪渠人叫迎魂,讓第一個去世的父母,也回到家裡,第二天一同送入墳上。
峪渠人的孝服,是很有講究的,喪禮當天,兒子女兒,披麻戴孝,媳婦身纏麻繩,身披娘家送來的布,孫子穿白褲,頭纏白布,曾孫子頭戴紅布。兒子女兒的孝服,頭上纏白布,三十公分寬,將近一米長,纏在頭上,不能漏出頭髮,如果只有一位老人去世,布頭要留一個在外面,如果父母都去世的,布頭全部纏進去。如果是母親去世,麻帶批在右肩上,如果是父親去世,則批在左肩上。白衣袖口和衣服下面不能縫,要帶有續子,白褲子的褲口也一樣。白鞋是用白布鏝在布鞋上,鞋後幫處,如果一位老人去世,留有兩指寬的縫,如果父母都去世,鞋後幫處全部縫白,不留縫隙。所以說,在峪渠村看埋人,不用看老人的遺像,只看孝子肩上的麻帶就可以知道是父親還是母親去世了,只要看頭上布頭和鞋後面就可以知道是否父母雙方都去世了。
參加喪禮的親戚們,發的布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是和去世的人是平輩或者低一個輩分的,布是全白的,而且是比較長的,如果是孫子輩的,布比較短,而且邊上會有一絲紅線,如果是曾孫子輩的,是紅布。親戚們的穿著上,比如老人的姊妹、侄女、侄子媳婦,是一身白,從頭到腳全部是白的。老人的孫子、孫女女婿、侄子、外甥、女婿、乾兒,都只穿白褲,頭纏白布,不穿白衣服和白鞋。老人的孫女、孫子媳婦、外甥媳婦、乾兒媳婦,都只穿白上衣,頭纏白布,不穿白褲子和白鞋。其他關係較遠的親戚和老人的兄弟,都只纏白布,不穿白衣白褲和白鞋。
喪禮當天一大早,老人的兒子、女兒、兒媳、女婿、孫子、孫女、孫媳、曾孫、曾孫媳、外甥、乾兒、侄子、侄媳、侄孫、侄孫媳、外甥女、外甥女婿要去出服貼,也就是訃告。
回到家以後,開始吃早飯,早飯完了以後,開始迎門戶。外家(男的去世)或者娘家(女的去世)的門戶是第一個,下來是女兒、外甥、乾兒的門戶,其他人的直接去賬房寫禮就可以了。
迎完門戶,一般就到十一二點了,去世的老人年齡較大的,親戚比較多,可能得坐兩到三次,有的三到四次,只要是一來就開始坐席吃飯。吃完飯,開始入殮,峪渠人,或者可以說是黑池鎮一帶的人參加葬禮的時候,都會拿上一個小被子,娘家、外家、女兒、侄女的被子是最大的。入殮的時候先把人放入棺材,然後是蓋被子,蓋被子是一件非常講究的事情,有時候因為被子蓋的先後順序吵起來的事情時有發生。如果是男的,第一個先蓋外家的,女的第一個先蓋娘家的,然後是女兒的,下來是外甥(直系外甥),然後是侄女,孫女,外甥(姨姨外甥)、外甥女的,剩下的其他人的就可以隨便蓋了,有些老人年紀較大,被子蓋不完的,拿去墳里,蓋在棺材蓋上。
入殮完之後,開始交叉(其實就是對著靈車磕頭),先是孝子磕頭,然後是孫子,下來是本家人,由本家關係遠近來進行,下來是親戚,先是外家人或者娘家人,下來是外甥、女婿、乾兒、侄女女婿、侄外孫等。
交叉完之後,孝子哭著入門,移棺出門,最大的兒子頭頂火盆,最大的女兒手拿一個饅頭,到門口時扔在門口,兒子女兒媳婦,手拿孝棍(一個老人去世,拿一個,兩個老人都去世,拿兩個),跟在棺材後面,棺材放在靈車上後,靈車前擺放遺像和祭祀用品,所有親戚在孝子和女兒之後,跪在遺像前。門口樂人們就開始吹唱了。然後去幾個兒子家門口,唱戲,遇到村子的十字路口都會停下來唱戲,走到老人曾經住過的地方,都要停下來唱戲。
然後是去公墳。到了公墳以後,幫忙填墓的鄉親們,早都一個個的拿著鐵鍬在墓地等候。靈車來了之後,放下鐵鍬,幫忙將棺材從靈車上抬下,綁好繩索,將棺材搭在墓坑口上,慢慢的放下,然後上面和下面的人一同將棺材放入墓窯中,將女兒準備好的桌椅板凳、酒具、差距、老人生前喜歡的東西全部擺放在棺材周圍,將卷瓦(寫後老人生辰的瓦,上面塗了綠底,用毛筆寫上,這樣就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在曾經出土的峪渠村清朝光緒年間的墓中的卷瓦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墓主人的生辰,孝子的名字)放在棺材小頭處,封墓口,孝子孝孫和所有戴孝的人磕頭燒紙,然後給前來幫忙填墓的鄉親們磕頭,感謝大家的幫助,然後回去。幫忙的鄉親們就開始填墓了。
回去以後,將遺像擺放在娘家或者外家準備好的樓樓里,開始磕頭,一天的喪禮結束了。
第二天一大早,要去送迷魂湯,去世老人的親近親戚都要去參加,去之前要洗臉洗手,吃點東西,出門後不能說話,不能回頭,不能走捷徑(喪禮當天怎么走,以後上墳都得怎么走),在出門後的第一個十字路口燒喪前的麥秸稈,然後在頭七之前燒完,一個一個路口燒,意思讓老人記住回家的路。到墳上以後,開始燒紙,種五穀,往墳冢上澆迷魂湯。然後回去,還是不能說話,不能回頭,不能走捷徑。這項活動是在天亮之前結束的,挺嚇人的。
下來就到頭七了,頭七當天,兒女媳婦,身穿一身孝服,到外家或者娘家,進門前先磕頭,到家後先到牌位前磕頭祭拜,然後是坐下來吃飯,吃飯的時候要留一空位,一副碗筷,意思讓老人也來自己的外家或者娘家吃飯。頭七從老人的外家或者娘家回來之後,就可以到其他人家裡了。頭七不過,是不能隨便去別人家的,不然一盆水就到頭上了,還得給人家響炮。
二七到七七,每個七逢七逢八,就得去份上插傘傘,就是那種和皇帝鑾駕上的傘一樣的東西,由女兒親自黏,用黃紙或者白紙,還有三角旗子,路上插一個,其他的都插在墳上。聽老人們說每逢七逢八,去世的老人都會有災難,可以躲在兒女們的傘下躲避災難,也是一種心靈上安慰吧。
七七四十九天的時候,又要去燒紙,然後是周年,老人的生日,忌日,峪渠村人都會去已故親人的份上燒紙,寓意不忘親人,不忘祖先的教誨,將家訓和家德祖祖輩輩的傳承下去。

現任村幹部

黨委書記、村長、治安主任: 王四文

進村線路

一、西安方向來峪渠村,可上西禹高速,從合陽出口下高速,順鳳凰南路至天和園往東上合黑公路,至黑池中心醫院往東2.5公里。
二、渭南方向來峪渠村,有兩種方案,1、從渭蒲橋或渭富橋,上108國道至合陽縣城,順洽川大道至鳳凰南路往天和園往東上合黑公路。2、從渭南上西潼高速,然後轉至渭蒲高速,最後轉至西禹高速到達合陽出口下,後面的路同上。
三、韓城方向進村,1、西禹高速至合陽出口下,後面的路同一所述。2、108國道至合陽縣城,順北環路至解放路,左轉至黃河路,在抽黃管理處十字路口右轉至鳳凰北路,繞天和園轉盤上合黑公路,後面的路同一所述。
四、山西方向:1、從韓城龍門鎮黃河大橋到達韓城市,順108國道進入合陽縣城,後面的路同三所述,2、從浮橋渡過黃河,從北連或南連灘坡至南連活著北連,向西至峪渠村。

郵編區號

郵政編碼:715303
區號:0913

地圖信息

地址:渭南市合陽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