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1戶;沒有裝有太陽能農戶;建有小水窖3口;沒有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個自然村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8.2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0.95萬元,占總收入的54.61%;畜牧業收入 58.51萬元,占總收入的39.4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91頭,肉牛111頭,肉羊426頭);漁業收入0 .62萬元,占總收入的0.42%;沒有林業收入;第二、三產業收入8.15萬元,占總收入的5.50%;工資性收入17.83萬元,占總收入的78.52%。農民人均純收入92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4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1人(占勞動力的4.5%),在省內務工31 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32戶,共鄉村人口949人,其中男性 483人,女性466人。其中農業人口947人,勞動力600人。該村居民全部為彝族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7人,占人口總數的7.2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72人,參合率81.52%;享受低保3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1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6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
承包契約23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20.2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
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
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植業、
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96.98萬元, 該村正在發展
青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峨足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大麥地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0.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00人,中學生46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7個,黨員總數67人,黨員中男黨員53人,女黨員14人。 團員39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45.00畝(其中:田602.00畝,地843.00畝),人均耕地1.54畝,主要種植包穀、水稻、元江豆等作物;擁有林地47047.3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8566.00畝。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薄弱,道路交通閉塞,水利灌溉條件差。
2、農民民眾文化素質低,科技意識差,從而導致廣種薄收,民眾集體利益觀念淡薄。
3、自然災害頻繁,農民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
4、產業結構單一,從而導致農民增收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繼續抓好各個自然村的水稻、元江豆種植,確保農民穩定增收。
2、峨足、點告母、法莫可、新民四個自然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種植,並抓好畜牧業的發展。
3、三台坡、矣泥母、各莫、各信代、四個自然村計畫大面積發展蔬菜種植和台灣青棗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