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石鳳丹,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丫蕊花Ypsilandra thibetica Franch.的全草。分布於湖南、廣西、四川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散結,利小便之功效。常用於瘰癧,小便不利,水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峨眉石鳳丹
- 別稱:一枝花、石鳳丹、隨身丹、小瓢兒菜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百合目
- 科:百合科
- 屬:丫蕊花屬
- 種:丫蕊花
- 分布區域:湖南、廣西、四川等地
- 採收時間:夏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微寒。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
清熱,解毒,散結,利小便。
主治
瘰癧,小便不利,水腫。
相關配伍
1、治瘰癧:丫蕊花、蝦脊蘭各15g,水煎服。(《精編中草藥圖譜》)
2、治水腫、小便不利:丫蕊花10g,水煎服。(《精編中草藥圖譜》)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約1厘米,長1-5厘米。葉寬 (0.6-)1.5-4.8厘米,連柄長6-27厘米。花葶通常比葉長,較少短於葉,長7-52厘米;總狀花序具幾朵至二十幾朵花,花梗比花被稍長;花被片白色、淡紅色至紫色,近匙狀倒披針形,長6-10毫米,3-5脈;雄蕊長10-18毫米,至少有1/3伸出花被;子房上部3裂約達1/3-2/5,花柱長16-20毫米,稍高於雄蕊,在果期則明顯高出雄蕊之上,柱頭小,頭狀,稍3裂。蒴果長約為宿存的花被片的1/2-2/3。種子細梭狀,兩端有長尾,連尾長4-5毫米。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坡、林下、灌叢或懸岩上。分布於湖南、廣西、四川等地。
性狀鑑別
根狀莖細長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5cm,粗約1cm,具明顯的紫棕色環紋,節上生多數較粗壯的鬚根。葉黃綠色,多捲縮,展平後呈倒披針形,均基生。花葶比葉長,總狀花序頂生,有數朵至20幾朵花,花梗比花被稍長;花葶中、下部具數枚鞘狀苞葉;花被6,離生,匙狀倒披針形,白色至紫紅色;雄蕊和花柱明顯伸出花被之外;子房分裂部分為全長的1/4-1/5。氣無,微辛苦。以葉色綠、根狀莖粗長者為佳。
相關論述
《廣西藥植名錄》:“治老鼠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