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粗壯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徑達2厘米,斜升,具長纖維狀根。莖單生,直立,粗壯,中空,高80-15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具花序枝,幼時被疏柔毛,後變無毛。基生葉在花期枯萎,具長柄;葉片全形卵形,大頭羽狀分裂,頂生裂片大,具不規則粗齒或細分裂,基生裂片1-2對,小;葉柄基部漸擴大,略具鞘,但無耳;下部和中部莖葉大頭羽狀淺裂,長達40厘米,頂生裂片大,卵狀三角形,長達18厘米,寬13-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戟形至截形,邊緣具不規則粗齒,側裂片1-2對,較小,不等長,長圓狀披針形,漸尖,邊緣具齒,近膜質,上面無毛,下面沿主脈被疏柔毛;葉柄長8-10厘米,多少具翅,基部有圓形的耳,半抱莖;上部葉漸小,無柄,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0-25厘米,寬5-12厘米,漸尖,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齒和羽狀狹撕裂,葉片與明顯圓形抱莖具齒的葉耳相連線;最上部葉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長漸尖。頭狀花序有舌狀花,極多數,排列成密集的復傘房花序;花序梗細,長3-10毫米,被柔毛,基部通常有線形苞片,小苞片2-3個,線狀鑽形。總苞狹鐘狀,長3-5毫米,寬1.5-2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3-4,線形;總苞片8,線形,長3-4毫米,寬1毫米,鈍,上端紫色,細流蘇狀,草質,具狹乾膜質邊緣,背面無毛。舌狀花3-4;管部長2.5毫米,舌片黃色,線形,長4.5毫米,寬1毫米,上端具2-3細齒,有3-4脈;管狀花6,孕,花冠黃色,長5.5毫米,管部長2.5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2毫米,急尖,上端有乳頭狀毛。花葯長1 .6毫米,基部有鈍耳;附片卵狀長圓形,花葯頤部較短而細,向基部稍膨大。花柱分枝長1毫米,頂端鈍,有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3毫米,無毛;冠毛白色,長4毫米。花期6-8月。
分布範圍
產四川(峨眉山、滎經、瀘定、大相嶺)、貴州(黃平、清鎮)。生於林下、灌叢及草坡,陰濕處,海拔950-2700米。模式采自四川峨眉山。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峨眉千里光的全草。
【功 效】:軟堅散結。
【主 治】:治症瘕積聚、腫塊。
【性味歸經】:鹹,寒。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區。
【拉丁名】:峨眉千里光 Senecio faberii Hemsl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中藥化學成分】:《中草藥》:“全草含全緣千里光鹼、紅苦菜鹼即闊葉千里光鹼、新闊葉千里光鹼、倒千里光裂鹼。”
本種提示
C. Winkler(1895)據采自四川大相嶺的標本(Kaschkarow無號)發表的S. kaschkarowii C. Winkl.,後來曾分別為Handel-Mazzetti和S. Y. Hu分別引證。但作者曾檢查了該種的模式標本,發現它與本種完全相同,無疑是本種的同物異名。
參考文獻
峨眉千里光 密傘千里光 圖版58: 7-10
Senecio faberi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452. 1888, et Gard. Chron. ser. 3, 40: 43. 1906; Ling in Contr. Inst. Bot. Nat. Acad. Peip. 3: 126. 1935; Hand. -Mazz. Symb. Sin. 7: 1120. 1936, excl. syn. ;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21: 44. 1968, excl. syn.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4: 570. 圖6554. 1975; C. Jeffrey et Y. L. Chen in Kew Bull. 39 (2): 394. 1984; 橫斷山區維管植物下冊: 2099. 1994. ——Senecio kaschkarowii C. Wiakl. in Acta Hort. Petrop. 14; 152. 1895; Hand. -Mazz. in Acta Hort. Gothob. 12: 287. 1938;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21: 127. 1968, excl. s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