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基生葉在花期枯萎,通常凋落;下部莖葉具柄,全形長圓狀倒卵形,長達15厘米,寬3-4厘米,具鈍齒或大頭羽狀淺裂;頂生裂片大,卵形,具齒,側生裂片較小,3-4對,長圓狀披針形,紙質,上面無毛,下面被疏蛛絲狀毛;葉柄長3-4厘米,基部擴大,中部莖葉無柄,較密集,羽狀全裂,長8-10厘米,寬1-4厘米,頂生裂片不明顯,側裂片線狀披針形至線形,稍斜上,鈍,具齒或近全緣,基部有撕裂狀耳;上部葉同形,但較小,側裂片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具疏齒或羽狀淺裂。頭狀花序有舌狀花,多數,排列成頂生復傘房花序;花序梗長0.5-1.5厘米,有疏蛛絲狀毛,具苞片和2-3線形小苞片。總苞寬鐘狀或半球形,長5-6毫米,寬5-7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2-6,線形,長2-3毫米,漸尖;總苞片約13,長圓狀披針形,寬1.5毫米,漸尖,上端有短柔毛,草質,邊緣狹乾膜質,具3脈,背面近無毛。舌狀花12-15,管部長2.5-3毫米;舌片黃色,長圓形,長8-9毫米,寬2-2.5毫米,頂端具3細齒,具4脈;管狀花多數,花冠黃色,長6毫米,管部長2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三角狀卵形,長0.5毫米,尖。花葯線形,長2.5毫米,基部有稍尖的耳,附片卵狀披針形;花葯頸部較短,下半部明顯膨大。花柱分枝長1毫米,頂端截形,有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2毫米,在舌狀花無毛,而在管狀花被柔毛。冠毛白色,長6毫米,在管狀花宿存,而在舌狀花脫落。花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或草地。
分布範圍
產新疆北部(庫車)、江蘇(江陰)。歐洲、高加索、中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也有分布。
本種提示
本種在江蘇的出現可能為引種而迭生的結果。它與
琥珀千里光S. ambraceus Turcz.的區別在於舌狀花較短;總苞較小(徑8-10毫米),舌狀花瘦果的冠毛缺或脫落。
藥用相關
【名稱考證】千里光
【藥用部位】新疆千里光的全草。
【性味歸經】微苦,寒,有小毒。心、肝二經。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治火毒熾盛、壅於肌表、癰疽瘡癤、乳癰、腸癰、熱毒瘡瘍、肝經熱盛、頭昏頭痛、目赤腫痛、多淚多眵、口苦耳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外用:鮮品搗敷。
【採集貯藏】《新華本草綱要》
【資源分布】分布於新疆。
【古籍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