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水庫和河道的岸坡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崩塌的部位進行的觀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岸坡崩塌觀測
- 外文名:Observation of bank avalanche
觀測目的,岸坡崩塌類型,
觀測目的
進行岸坡崩塌觀測目的在於掌握岸坡崩塌的變化情況和規律,預測岸坡崩塌的發展,推斷可能帶來的影響, 分析岸坡崩塌的原因, 研究採取適宜的防護或處理措施。
岸坡崩塌類型
岸坡崩塌觀測主要有水庫岸坡崩塌觀測和河道岸坡崩塌觀測兩種。 水庫岸坡崩塌觀測也稱坍岸觀測或岸緣變形觀測。 水庫蓄水後, 岸坡常會因庫水浸入和風浪沖刷而產生崩塌。 崩塌土體侵占庫容,影響水庫壽命和安全。開展水庫坍岸觀測, 為研究庫容變化提供資料。 坍岸觀測一般不單獨進行, 而是結合在包括水庫淤積和坍岸兩者在內的水庫大斷面觀測中。 觀測時通常是在岸坡崩塌部位先選定若干重點區和典型斷面。 重點區最好能代表不同的岸高和坡度、 不同的土質和不同的迎風方向, 以便能從多因素綜合影響中分離出不同因素的獨立影響。 對於坍岸能造成重大損失的地區, 應列為重點區。在重點區內選定幾個典型斷面。 典型斷面除應有足夠的代表性外, 並應儘量選擇在測量條件較好的位置。 最大的斷面應列為典型斷面。 在坍岸觀測中, 地形測量一般比斷面測量的次數少。 在水庫運用初期或水位變幅大、 岸坡崩塌發展劇烈時, 斷面測量每季度一次, 一般每年觀測一次。 當坡腳部分已形成穩定的淺灘, 且庫水位經常在淺灘範圍內變化時, 可3~5年觀測一次。 但遇風浪較大或降雨較多或庫水位驟然升降, 以致岸坡有顯著崩塌時, 應增加測次。 岸坡崩塌觀測範圍, 無論是地形測量或斷面測量, 岸上都應測到可能崩塌的最大範圍, 水下都應測到坍塌土體可能波及的最大範圍。 所有的永久基點(如水準點、三角點及斷面樁等),都應設在岸上可能崩塌的最大範圍之外。 進行坍岸觀測的同時應掌握庫水位、 水庫淤積、 風浪、 沿岸流, 地下水位及土壤的物理、 化學與力學特性等資料。 在適當的地形條件下, 坍岸觀測還可採取攝影航測方法, 選擇適當固定攝影位置, 在塌岸處布設若干標誌, 逐次拍攝照片, 對照分析。
岸坡崩塌是河道演變的現象之一。 開展河道岸坡崩塌觀測, 可為研究河道演變規律和防治措施提供資料。 河道岸坡崩塌情況, 一般能在河道橫斷面測量成果中得出反映, 所以常不單獨進行河道岸坡崩塌觀測。 觀測時通常先選定若干有代表性的重點地段和典型斷面, 並參照水庫岸坡崩塌觀測中所列條件進行選定。 一般發生嚴重岸坡崩塌的彎曲河段, 應列為重點地段; 主流貼岸、 迎流頂沖或環流強度大的崩塌處, 應列為典型斷面。 在開展河道岸坡崩塌觀測的同時, 應掌握岸坡前的水位、 流速、流態、含沙量、 風浪和流冰等資料。 觀測的測次, 依據具體情況而定。 對於岸坡崩塌顯著地段,每年觀測一次。一般3~5年觀測一次。 河道岸坡崩塌觀測也可採用攝影方法和實地測量方法。 但後者工作量較大, 不便大規模經常進行。 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 已有一些國家用遙感觀測取代實地測量。 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利用航空攝影方法獲取的資料來分析河道演變、變形,如長江、 黃河的某些河段已有多次航空攝影照片。 從這些照片中, 不僅能分析河道的形態變化、 岸坡崩塌變化, 並且能分析出岸坡的地質組成及古河道分布等情況, 能提供許多難以從實地測量中獲取的有用資料。 80年代, 中國開始通過衛星照片來分析河道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