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列子·湯問》: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二曰
員嶠,三曰
方壺,四曰
瀛洲,五曰
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台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實皆有滋味;食之皆
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
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強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
巨億計。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侵小龍 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時,其國人猶數十丈。
神話
神仙思想產生於周末,盛行於戰國。 戰國時,民間已廣泛流傳著許多有關神仙和神仙境界的傳說,其中以東海仙山和崑崙山最為神奇,流傳最廣,成為我國兩大神話系統的淵源。
傳說海上有五山:岱嶼、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據《列子·湯問》:“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台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節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勝數。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返。.......最後二山飄去不知蹤跡,只剩下方壺(方丈)、瀛洲、蓬萊三山了。
相關介紹
岱輿即泰遠,岱、泰音近,故泰山又稱岱,上古音輿、遠雙聲,魚部[a]、元部[an]旁轉。《爾雅·釋地》:“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鄰國,南至於濮鉛,北至於。 祝栗,謂之四極。”傳說最東面的地方叫泰遠,從另外三個地名來看,泰遠是個專名,不是極遠的意思。
《山海經·大荒東經》說: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日大言,目月所出。
泰遠(岱輿)亦即東海之外的大言山,大、岱、泰音近,言、遠雙聲疊韻,讀音可通。《山海經》大言山上一條就是:“東海之外大壑”,大壑和大言山在一起,和《列子》的大壑中的岱輿山正相吻合。
以前的學者曾經提出台灣的名字源自岱輿、員嶠的首字合稱,岱輿山又作大言、泰遠,讀音和台灣也相通,二者可能是同源地名。但是我們不能說台灣就是岱輿,因為同源地名可能不在一地,而南島民族分布較廣,所以有些同名之地距離很遠。我們只能說岱輿或台灣源自南島語系,上古的中國人已經接觸到了此類地名。
有學者認為大壑所在的位置就是今天的琉球海槽,處在大陸架和琉球群島之間。古人當然沒有技術發現這個海槽,但是他們很容易發現流經這裡的黑潮(日本暖流),黑潮是世界上第二大暖流,源自赤道,流經台灣島和琉球群島、日本列島周圍,流程長達4000~6000公里。黑潮本身很清,但是因為攜帶的雜質和營養鹽很少,陽光很少被折射回水面,所以看似顏色很深。黑潮的流速很急,最大流速可達6~7節。黑潮強勁的暖流,夏季表層溫度高達22~30℃,冬季也有18~24℃。台灣島東部的黑潮寬達280公里,深達500米,流速1~1.5節,進入東海後,寬度減小到150公里,流速加快到2.5節,四國外海的黑潮流量每秒有6500萬平方米,是世界最大河流亞馬遜河流量的360倍,流速有4節。黑潮的流量很大,全部徑流量相當於1000條長江,所以容易識別。
古人看到黑潮,自然聯想到陰溝的濁流,所以把這裡稱為“溝”。明代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的冊封琉球使夏子陽在《使琉球錄》中說:
(二十七日)午後過釣魚嶼,次日過黃尾嶼。是夜風急浪狂,舵牙連折。連日所過水皆深黑,宛如濁溝積水。或又如靛青色,憶前《使錄補遺》稱由滄水入黑水,信哉言矣。二十九日望見枯米山,夷人喜,以為漸達其家。[1]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冊封副使周煌《琉球國志略》卷五《山川》說:琉球環島皆海也,海面西距黑水溝與閩海界。福建開洋至琉球,必經滄水,過黑水,古稱滄溟。[2]
對黑水溝位置最詳細的記載,是嘉慶十五年(1808年)的冊封使齊鯤的《續琉球國志》,其書說:(閏五月)十三日,午刻見赤嶼,又行船四更五,過溝祭海。[3]
這裡說過了赤尾嶼,又行船四更五到黑潮流經海域。明清人很容易發現的黑水溝(黑潮),上古人自然也會很容易發現,明清人喻之為“溝”,上古人稱其為“壑”也很正常。
康熙二年(1662年)冊封使張學禮《使琉球記》說:
初九日浪急風猛,水飛如立,舟中人顛覆嘔逆,呻吟不絕。水色有異,深青如藍,舟子日:“入大洋矣。”頃之,有白水一線,橫亘南北,舟子日:“過分水洋矣,此天之所以界中外者!”⋯⋯海洋之水,綠白紅藍,歷歷如繪,汲起視之,其清如一,不能解也。[4]
他說過了黑潮,看到白水,這是分水洋,是中國和外國的界線。海水顏色不同,但是汲取細看,顏色相同,不能解釋。清代人已經發現黑潮本身沒有顏色,但是不明原因。
先秦人知道東南海域的黑潮還有考古學的證據。商朝人大量使用來自熱帶海域的貝類,前人提出其北運路線可能有東部沿海、長江中游、西部地區三條。日本學者木下尚子提出商朝人使用的貝類有來自今琉球群島的品種,而且台灣南部的貝珠和琉球群島西南部波照間島的貝珠極為類似,黃河流域的貝珠、骨珠、石珠也有類似形狀,所以上古的琉球群島很可能與東亞的寶貝流通有關。[1]
還有一條鐵證可以說明先秦人已經知道黑潮,《呂氏春秋》卷一七《君守》說:“東海之極,水至而反。”就是說到了東海的盡頭,水開始回流。這其實是指人們航海到了東海的東部,遇到了強勁的黑潮和台灣暖流,因此又被沖回,這條史料證明先秦的大陸人一定接觸到了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