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嶺畲族鄉

岱嶺畲族鄉

岱嶺畲族鄉引是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下轄的一個民族鄉,位於蒼南縣邊緣,西與福建省福鼎市佳陽鄉接壤,南與福鼎市沙埕鎮毗鄰。鄉政府駐地東宮村,距縣城50公里,總面積20.17平方公里。境內群山連綿,北有海拔989.5米的鶴頂山,78省道貫穿鄉境南北,地形地貌呈西北向東南傾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岱嶺畲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
  • 地理位置:位於蒼南縣邊緣
  • 人口:6617人
  • 方言:浙南閩語,吳語甌江片
  • 耕地面積:3922畝
  • 山地面積:26643畝
行政區劃,人口統計,歷史沿革,氣候概況,自然災害,設施建設,基本建設,教育建設,水利建設,農業發展,特色產業,畜牧發展,發展情況,

行政區劃

全鄉8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2003年全鄉1669戶,6617人,其中畲族680戶,2450人,占總人口的38%。民族村四個,全鄉總勞動力2925人,以從事農業為主,從事第二、第三產業分別占12%、14%。全鄉耕地面積3922畝,其中水田2746畝,旱地1176畝。山地總面積26643畝,其中宜林山地18460畝。
2001年全鄉總勞動力2999人,其中男勞動力2102人,女勞力898人,從事農、林生產2700人,牧業37人,鄉鎮企業12人,建築業126人,交通運輸業40人,飲食業48人,其他非農行業35人,勞務輸出1000多人。農、林人口占全鄉總勞力的83.63%。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1208萬元,人均收入1191元。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42萬元,人均收入1717元。

人口統計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383
2347
2036
家庭戶戶數
1345
家庭戶總人口(總)
4379
家庭戶男
2345
家庭戶女
2034
0-14歲(總)
933
0-14歲男
463
0-14歲女
470
15-64歲(總)
2816
15-64歲男
1549
15-64歲女
1267
65歲及以上(總)
634
65歲及以上男
335
65歲及以上女
29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364

歷史沿革

清代岱嶺屬平陽縣招順鄉五十四都。宣統三年(1911年),平陽縣劃定自治區域。民國成立後,沿宣統三年劃定的自治區域,岱嶺仍屬蒲門鄉。1928年平陽縣制定區、街、村制。1929年改村里。1930年改為鄉鎮。1932年6月,蒲門區改為第六區,下轄岱嶺、雲山等32個鄉鎮。1938年岱嶺鄉撤銷,屬昆南區(第六區改名)。1940年岱嶺屬礬山區(昆南區改名)馬站鄉(後改為鎮)。1943年屬馬站區(礬山區改名)馬站鎮。1946年屬蒲門區(馬站區改名)馬站鎮,直至解放。
1949年4月岱嶺解放,屬蒲門區管轄。1950年7月1日蒲門區改稱馬站區,屬馬站區管轄。
1952年6月,馬站鎮分為馬站鎮、岱嶺鄉、坑門鄉三個鄉鎮。岱嶺鄉管轄岱下、岱頂、福掌三個行政村;坑門鄉管轄坑門、雲遮、雲山三個行政村。
1956年3月,小鄉並大鄉,岱嶺鄉、坑門鄉合併稱岱嶺合作鄉,馬站鎮劃橋頭、後阮、下豐三個行政村歸合作鄉管轄。
1958年4月,平陽縣委、縣府批准,建立岱嶺畲族鄉,管轄雲山、雲遮、坑門、福掌、岱嶺(岱嶺分為東風、頂峰兩個行政村)、岱下(分為大厝基、楊家邊兩個行政村)等行政村,橋頭、後阮、下豐三個行政村仍劃歸馬站鎮管轄。當時畲族人口占36.9%。
1958年10月撤區建立馬站人民公社,岱嶺畲族鄉改稱岱嶺管理區。1959年7月岱嶺管理區改稱生產大隊。1961年10月,以大隊建立公社,岱嶺大隊改稱岱嶺公社,頂峰村析為龍鳳、斗灣、朗腰、南山四個行政村。
1969年7月,平陽縣革委會批准成立岱嶺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70年建立公社革委會黨核心組。
1977年11月,恢復公社管委會,岱嶺公社革委會改稱岱嶺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1年10月,國務院批准,從原平陽縣析出建立蒼南縣,岱嶺公社屬蒼南縣管轄。
1984年5月3日,蒼南縣人民政府(1984)71號檔案決定撤銷人民公社,恢復鄉建制,東風村更名東宮村,並恢復岱嶺畲族鄉。
1992年5月,蒼南縣委、縣府實行撤區、擴鎮、並鄉,岱嶺畲族鄉體制範圍不變,直屬縣人民政府管轄。
岱嶺畲族鄉是革命老區鄉。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岱嶺率先成立貧農團,積極開展減租息和五抗(抗租、抗債、抗糧、抗捐、抗稅)革命鬥爭,遭到國民黨政府的殘酷鎮壓,僅福掌村就被焚燒民房124間,全村52戶,220多人無家可歸。全鄉有革命烈士43人。1982年2月,溫州市民政局批准岱嶺鄉為二戰時期革命老區鄉。

氣候概況

岱嶺畲族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8℃,年積溫6770℃以上,有效積溫天數248天,最低月(1月)平均氣溫8℃,最高月(7月)平均氣溫28.5℃,極端最低溫-2.5℃,無霜期273天,年降雨量1248毫米,年日照時數1740小時,適宜發展各種經營,發展水果、食用菌等。

自然災害

岱嶺畲族鄉自然災害頻繁,每年颱風期,常受不同程度的損失。1990年9月4日第17號強熱帶風暴襲擊鄉境,平地水滿1米,幾個鐘頭內降雨量達886.4毫米,局部降雨量為936.7毫米,為百年未有的暴風雨,傾刻間全鄉人民生命財產慘遭損失,受災人口達2356人,沖毀房屋24間,21戶118人無家可歸,188間房屋被毀壞,田園毀滅1225畝,占總面積28%,受淹1276畝,家庭糧食被沖57000斤,受浸150000斤,沖毀水庫一座,沖毀渠道142條,計19000多米,沖毀堰壩24條,計1230多米,沖毀溪堤4740多米,沖毀橋樑7座,沖毀機耕路8公里,沖毀民間道路23公里,沖毀自來水池13座,還有電線桿、學校教室、水果山林、家禽家畜等被沖毀,全鄉合計直接經濟損失900多萬元。

設施建設

基本建設

為增強戰勝自然災害的能力,鄉大力加強基礎建設。1993年投資4萬元架設雲山高壓線路,解決解放以來雲山村人民日夜盼望的用電大事。投資6萬元更新東宮、楊家邊、大厝基等村的低壓線路,全部換上水泥電桿。投資5萬元鋪設岱嶺鄉所在地第一條長750米的水泥路,投資2萬元建造公共廁所,投資2萬元解決坑門、福掌等村民眾衛生飲水問題。

教育建設

新建坑門希望國小,改變少數民族子女上學難的狀況。投資3萬元開闢朗腰、蛇口引水工程。投資11萬元建設岱嶺水廠,解決3個村2000多人的飲水。投資2萬元創辦岱嶺敬老院,解決五保老人的後顧之憂。

水利建設

1995年,供電線路更新,蛇口平硐引水工程完成計畫量,地面衛星接收站建成。坑門、雲遮、福掌村8公里機耕路開通。東宮岱後大橋集資全部完成,橋面鋪設工程動工1996年完工。廣播設施配套及線路更新全部完畢,投入運行。雲遮、坑1996年來共造水渠100多處,長5000米,溪堤4000多米,堰壩17道,185米,三面光渠道3410米,老渠道維修1200米,清理溪灘積石45000立方米,蛇口引水工程完成,建水庫五座。
南山水庫建於1967年,集雨面積0.21平方公里,庫容量1.2萬立方米,壩高15米,受益面積300畝。
福掌水庫建於1973年,集雨面積0.3平方公里,庫容量1.41萬立方米,壩高16.4米,受益面積170畝。
大厝基水庫建於1979年12月下旬,集雨面積0.1平方公里,庫容量1.5萬立方米,壩高5米,受益面積200畝。
王坑內水庫建於1981年3月,集雨面積0.3乎方公里,庫容量7萬立方米,壩高23.5米,受益面積300畝。
1995年種植業開發總面積1500多畝,尤其龍風、南山、坑門三個村完成柿、楊梅、桃三個品種1100畝,東宮、南山等村完成四季柚面積360畝。

農業發展

2000年全鄉有水田2735畝,旱地1252畝,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解放前,糧食生產常逢旱、蟲、風等災情,畝產在150公斤以下,人民生活極其困難。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重視農業生產,推廣農業技術,進行科學種田,糧食產量不斷穩步上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大大提高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連年豐收。1982年在嚴重的乾旱情況下,糧食沒有減產。農民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
隨著生產關係的變革,生產條件的改善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耕作制度已發生很大的變化。主要是水田間作改進連作,大面積冬種,旱地一熟改兩熟,稀植改密植,同時推廣套種。
解放初,種植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品種基本上是耐瘠、高桿、低產的傳統的品種,產量很低。1950年至1960年主要推廣高產品種,淘汰低產農家品種。1961至1975年則改高桿品種為矮桿品種,實現矮桿化,早稻推廣“矮腳南特”,晚稻推廣“廣場5號”、“二九矮7號”、“珍珠矮八號”和“農墾58號”等。蕃薯推廣“新種衣”和“港頭白”。1976年後主要推廣抗病蟲性好、耐肥性強和高產穩產的優良品種。20世紀80年代推廣“青桿黃”、“竹菲10號和2號”、“矮青3號”,晚稻推廣“汕優85”、“仙優64”等雜交稻。1994年全鄉雜交晚稻面積已擴大1883畝,成為主要品種。蕃薯新品種有“華氏48”、“勝利3號”、“潮薯”和“瑞薯1號”,此外其他經濟作物也都進行選育、引進、推廣。從20世紀60年代起,逐步推廣使用化肥,同時普遍推廣紅花草籽等綠肥。2001年全鄉山地面積1.5萬畝,林地12646畝,占林業用地的84%,栽有毛竹、黑荊樹、外國松、馬尾松、茶,四季柚、柑、桔、楊梅、桃、李、柿子等,疏林地960畝,占5.3%,未成林地4636畝,占地25.4%;森林覆蓋率80%,主要以薪炭林為主,面積7662畝,占林業用地60.6%,用材林3114畝,占24.7%,防護林1289畝,占10.2%。
多年來,鄉政府認真貫徹執行林業有關政策,充分發動民眾,狠抓造林和管理措施的落實,杜絕亂砍濫伐和森林火災的發生。1994年度獲得溫州市護林防火先進單位稱號。
為提高林種成分結構,增加經濟收入,發展一優二高的林業,鄉實行統一布局,因地制宜,連片開發,逐步改造的辦法,增加用材林和經濟林。1993年栽培四季柚505畝,1995年營造水果林1500畝(其中小水果1140畝,四季柚360畝),四旁植樹1萬多株。至2001年,全鄉已發展水果3000畝,其中國家級名優水果四季柚2300畝,已掛果1000畝,畝產值1000多元。全鄉林業生產實行以法治林,以法護林。

特色產業

茶葉是主要特產之一,生產歷史悠久,早在清乾隆年間,鳴山旗槍聞名於福建、台灣等地,有“門迎鳴山春常在,戶對旗槍名特長”的詩句。1993年墾種生茶500畝,2001年有茶葉面積1546畝,大部分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上。1993年茶葉產量8.4噸,產值6.72萬元,1994年產量15噸。有富源村一家茶葉加工廠,年加T能力300噸,已制出一級的“蒼南翠龍”茶,銷路較好。
朗腰茶廠創辦於1990年,面積320平方米,固定資產已達20萬元,廠房投資4.5萬元,機械設備15萬元。1993年生產茶葉50噸,年生產總值30萬元。1994年產總值78萬元,上繳國稅2.53萬元,實現利潤2萬多元。
2000年來蘑菇載培發展迅速,是民眾脫貧致富的好門路,其生產特點是勞動密集,投資少,見效快,周期短,效益好,非常適應山區農戶生產。隨著我國加入WTO,民眾種植蘑菇有較高的積極性,蘑菇已經成為鄉村經濟支柱產業,也是經濟開發的一個重要的方面。2001年總面積100萬平方尺,畝產4509斤,總產787噸,產值350萬元。

畜牧發展

鄉境草地資源豐富,同時有悠久的飼養畜、禽的歷史。山地面積26631畝,除其它用地787l畝(包括耕地面積),大部分屬草場資源,發展食草畜牧潛力很大。1993年全年畜牧業產值達73.5萬元,僅次於糧食和食用菌收入,居第三位。據2001年底農業統計,生豬存欄數1405頭、牛120頭、羊2500隻、禽6880羽,兔和蜜蜂養殖勢頭也很好。
此外,2001年,在富源、雲山村種植了以百術的為的150畝中藥材。還飼養了美國的牛蛙、獺兔,種植了冬瓜梅、紅棗等。

發展情況

2000年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鄉廣大人民的努力,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教育設施日臻完善,擁有一所占地面積11404平方米的“九年一貫制”農村試點學習校,建築面積3250平方米,在校學生800多名。公路、機耕路四通八達,機動車輛可達各自然村。人民生活用水、農用水有所改善,三面光渠道星羅棋布。民眾飲用清潔自來水或導流水占75%。高、低壓線全面進行改造,達到三相電路。有線閉路電視遍布全鄉,豐富了民眾的文娛生活,通訊設備齊全,設有移動通信、聯通機站,電話戶占有率42%。衛生好轉,醫療條件提高,新建的衛生院配有X光機、B超、心電圖等先進醫學設備,解決了山區民眾就醫難的問題。同時鄉黨委、政府立足當地實際,用好用足扶貧政策,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取得較大成績,形成了磨菇、四季柚、馬蹄筍、黃梔、茶葉、中草藥、山羊、本地雞等八個基地,有力地促進了該鄉經濟發展,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業也有了新的發展,岱嶺“山一”礦泉水有限公司於2003年建成投產,日產“山一”牌礦泉水1000多桶,市場供不應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