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岱山村地處
江蘇省邳州市西部,西與江蘇省規劃建設中心的三大都市圈之一的
徐州市相接,東與西歐大陸橋東橋頭堡
連雲港毗鄰,是江蘇省東隴海工業帶上的第一個區域性中心鎮。碾莊鎮交通優越,東隴海 鐵路、徐海一級公路,霍連高速橫穿鎮區東西,
京杭大運河也在此相匯,距
徐州觀音機場40公里。
東鄰井墩村、南鄰桑園村、北鄰賈汪區耿集、西鄰樓湖村。
人口經濟
總人口,2200人,總面積,3.5平方公里;共分為九個村民小組,各小組以數字排序命名,一組總人口330人,總面積758畝,二組總人口256人,總面積663畝,三組總人口143人,總面積342畝,四組總人口366人,總面積427畝,五組總人口258人,總面積573畝,六組總人口355人,總面積609畝,七組總人口384人,總面積711畝,八組總人口60人,總面積248畝,九組總人口140人,總面積288畝。
岱山村主要以農業、勞動力輸出為主要經濟指標。
岱山村主要以耿姓人氏為主,元末明初由山西洪洞遷來。岱山作為山名,初名稱大疃山,大,即代表岱的意思,解放前演變為岱山。48年解放初歸屬於八集區,設定大同鄉,岱山村屬大同鄉。55年成立初級社,岱山村隸屬於李集公社,80年隸屬於新成立的岱山鄉,2001年合併鄉鎮,隸屬於碾莊鎮。
境內有古橋,相傳清朝年間,乾隆下江南,喜歡下船視察民情,來到了岱山村北邊的淤泥河邊,轎夫抬著皇上過河累得走不動了,無奈皇上親自體驗了一會過淤泥河的感覺,於是下旨撥款修橋,錢撥的足夠修一座大橋,可是負責監管修橋的官員是個貪官,把修橋的錢裝進了自己的腰包後所剩無幾了,但是橋不能不修,為了交差,只好在河中間壘砌兩個橋墩,架上橋板,在河的兩岸立起兩個石碑,上報給皇上新修的橋名叫二百單三孔橋,皇上一看有二百多孔的橋,夠長的,根本沒有懷疑修橋款能被貪污。但是,當地老百姓只準叫“二碑單三孔橋”,這樣就糊弄過去了。建國初期,該橋由於年久失修而毀壞,兩塊石碑也被挪作他用。
古廟:現岱山村部坐落位置曾與清朝年間建東、西兩座廟,東廟供奉閻王,西廟供奉送子娘娘,西廟在解放後被政府徵用作為糧管所。東廟在淮海戰役期間被炸毀。現可見老廟遺痕。
嗩吶班:胡家嗩吶班,創始人外號胡三道,現已傳三代,傳承人為胡西山,經營範圍50里方圓。
關於胡三道:傳說睢寧高作鎮有個大財主辦喪事,雇了兩個嗩吶班,當地一個在棺棚外伺候,胡三道一個在棺棚里伺候,多事人提議要兩家比賽吹嗩吶,胡三道的功夫深,用的是鼻孔吹,吹的感情極致淋漓,孝子被感動,當地嗩吶班輸了一局。開晚飯時,主家上的是高粱飯,胡三道說:我們在家天天吃高粱飯,不吃,主家礙於威信面子,給胡三道等一班人上白饃饃,當地的嗩吶班白天已輸了一局,晚上吃飯又是低人一等,班主經過兩次的氣惱,羞惱而死。就是傳說的胡三道嗩吶吹死人的故事。
岱山村主要以耿、杜、周、李姓氏為主,其他有王、陳、史、張、胡、孫、白、聶姓。
耿姓最早追溯到元末明初時代由山西洪洞遷來,耿姓已傳至24世。耿姓族譜名:耿氏族譜,堂號:甘泉堂,原始族譜保管人:岱山五組耿中資,43歲,修譜時間為30年小修、60年大修。
原中國工農紅軍十四軍代理軍長兼政委
李逾時烈士紀念館在其故鄉邳州岱山鄉才莊村(柴莊村)建成開放。2006年是李逾時烈士誕辰100周年。李逾時192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春參與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14軍,任政治委員。同年4月,軍長何昆犧牲後,他任代理軍長兼政治委員。1931年6月,他與妻子
呂繼英在鎮江被國民黨當局逮捕,面對敵人的種種酷刑和威逼利誘,他堅貞不屈。9月19日,他在鎮江北固山英勇就義,年僅25歲。
武立勛(1918—)江蘇邳州人,抗日英雄,曾任碾莊區抗日民主政府區長。1918年生於江蘇邳縣岱山(今江蘇省邳州市碾莊鎮岱山街道)孔莊村,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生長在一個革命家庭,他從12歲起便參與了當時黨組織的許多革命活動。
地圖信息
地址:徐州市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