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粳18號

岫粳18號株高92.1厘米,株葉型好,劍葉直立,葉綠色,畝有效穗29.12萬、穗總粒數119.1粒、穗實粒數99.5粒、千粒重28.78克、穗長19.8厘米、落粒性適中,穀粒桿黃色,米質檢測:糙米率83.7%、精米率74.5%、整精米率67.1%、粒長5.3mm、長寬比1.8、堊白粒率51%、堊白度4.6%、直鏈澱粉15.7%、膠稠度80mm、鹼消值6.8級、透明度2級、水分10.9%。全生育期174.5天,熟相好。抗性鑑定鑑定感稻瘟病、抗白葉枯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岫粳18號
  • 審定編號:滇審稻2015001號
  • 申請單位:保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選育單位:保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基本信息,品種來源,產量表現,適宜區域,試驗示範情況,主要特徵特性,栽培要點,

基本信息

品種名稱:岫粳18號
審定編號:滇審稻2015001號
申請單位:保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育單位:保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保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2004年用滇粳優6號與隆試一號雜交,經多年選育而成的常規粳稻品種,2010年定名並申請雲南省試驗和審定。

產量表現

參加2011年預備試驗,2012-2013年雲南省中海拔常規粳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77.2千克、比對照增產4.99%、增產點次率66.7%;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29.1千克、比對照增11.92%、增產點率80%,彌渡比楚粳28號減1.83%。

適宜區域

海拔1500-1850米區域。

試驗示範情況

岫粳18號(岫201—8)是保山市農科所剛選育審定的一個優質高產早熟粳稻新品種。騰衝縣農推所2012引進,同年進入保山市水稻品種區域試驗,2012~2013在騰衝試點,產量連續兩年分別居第三和第一位。
2013年在騰越鎮洞坪村連片示範60畝,平均畝產615千克,大園子丘塊展示畝產589千克;2014年孟家寨連片示範50畝,實產驗收最高畝產超過810千克,2015年列為騰衝縣中北部水稻高產創建及水稻產業技術體系等科技示範項目的主要推廣品種。

主要特徵特性

該品種高產早熟抗倒伏,全生育期150天以上,劍葉稍寬直立,株型較矮,易落粒,千粒重較高,適應性較強,抗稻瘟;平均株高88厘米,穗長29.9厘米,畝有效穗24.6萬,穗總粒125粒,穗實粒109.6粒;稻穀成熟時青枝臘桿,米質好、米飯有香味。不足之處是:分櫱力較弱,輕感白葉枯病。

栽培要點

一是培肥秧田、扣種稀播,培育適齡壯秧,秧齡35-40天,忌栽老秧。
二是合理密植,適當增加栽插密度,一般畝栽2~2.2萬叢,每叢2~3個基本苗。
三是合理配施化肥,畝施尿素15~18千克,普鈣30千克,硫酸鉀8千克,鋅肥2千克,氮素化肥用量最好按基櫱肥與穗肥(拔節肥)6:4或5:5的比例分配到各生長時期。四是在始穗期重點加強白葉枯病藥劑防治,可選用20%葉枯寧或50%氯溴異氰尿酸等農藥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