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鹽教堂

岩鹽教堂

岩鹽教堂簡介

在離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50公里處的安弟斯山高原上,有一個寧靜的小鎮。這裡風光秀麗,青青的馬達萊納河無聲地繞過小鎮·流向山谷深處,蒼茫的天宇下聳立著奇特的白色大山,陽光映射其上,閃爍出耀眼的光輝。小鎮的人們喜歡碧波流淌的馬達萊納河,因為,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水;小鎮的人們更熱愛這耀眼奪目的白色大山,因為這是他們養家餬口的財富來源。

小鎮的名稱叫“錫帕拉基”。幾百年來,小鎮的人們世世代代與白色大山作拌,結下了無限深厚的情誼。這些白色大山是鹽礦資源'4條平行的鹽山遺違曲折500公里,其豐富的鹽儲量可供我們這個星球的53億人整整食用100年。這些白色大山使小鎮日益昌盛、繁榮隨著白色大山的結晶—食用鹽和化工產品的不斷流出,錫帕拉荃小鎮也聲名遠揚了。

小鎮上的建築古樸渾厚,小鎮上的人民勤勞善良,而小鎮的岩鹽教堂更為引人入勝,因為,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下岩鹽教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岩鹽教堂
  • 外文名稱:rock salt church
  • 地理位置:哥倫比亞
  • 氣候類型:溫帶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沿革,規模,

歷史沿革

16世紀初,作為美洲大陸征服者的西班牙人,越過叢林,翻過高山,來到了高原的白色大山下。這富饒的鹽礦資源.使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垂涎三尺。他們掠奪鹽礦資源,馭趕印第安人下井,在皮鞭的抽打下,印第安鹽工用最原始的工具,在昏暗的燭影下不斷地在坑道井中挖呀、掘呀。
這是一種極其艱苦的苦役,井中空氣混濁,塌方、毒氣時有發生,鹽水的浸蝕,使印第安鹽工的雙腳傷痕累累,死亡的陰影時時在威脅著他們。擺脫苦難的精神寄託就是乞求神靈保護,於是,鹽工們飽含淚水在坑道中設立了一個祈禱的聖壇。在這裡,他們可以訴說生活的艱辛,可以安慰苦難的心靈,可以安撫不幸的肉體。聖壇的規模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擴大。
1954年,人們為紀念聖壇設立400周年,就在其舊址上建造了一座地下岩鹽教堂。這是一座工程宏偉、設計精巧、構思奇特的教堂。教堂的入口處原是一個坑道口,飾有2個舉鎬鹽工的浮雕,沿台階進入拱形建築大廳,廳內有12根高達100米的岩鹽圓柱.在燈火的折射下,烘托出神秘的氣氛。廳中的聖壇也是用岩鹽鑿就,重達8噸。
岩鹽教堂是小鎮的驕傲,也是哥倫比亞的國家級文物。她以舉世無雙的英姿,吸引著無數的遊客。

規模

這是一座恢宏的地下教堂,可以同時容納8000餘人·它的前身是印第安鹽工在井下設立的聖壇,這座聖壇是錫帕拉基小鎮400年苦難歷史的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