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良村

岩良村

岩良村位於河裕鄉南部雲族湖邊,有“水鄉”岩良之稱,是休閒、娛樂旅遊的好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岩良村
  • 地理位置:河裕鄉南部雲族湖邊
  • 面積:800餘畝
  • 人口:780口
隸屬,村情概況,福祥寺,

隸屬

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河峪鄉下轄村
岩良村景色岩良村景色

村情概況

217戶,780口人,其中黨員21人、預備黨員1人、流動黨員3人。800餘畝土地,其中300畝種植梨樹 。主導產業:種植業有酥梨300畝年產量為70—100萬斤,其次為玉米、穀子、大豆。旅遊業農家樂35戶可接待500餘人同時吃住。機船、快艇、木船20艘供遊客娛樂,有黃土林、古廟福祥寺鑲嵌雲族湖畔,荷花灣內種植了12個品種的荷花供遊客欣賞。
岩良村名經歷了淹梁、岩梁幾次變遷,其中的風俗和政治諸原因已難於考究了,但從其字意上來看,岩良和岩梁都構不成合理的詞意,而淹梁卻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福祥寺

福祥寺,位於榆社縣海金山水庫西北1.5公里之岩良村。
福祥寺始建於晚唐,金大定時重修。原有佛殿5間,東西垛殿各2間。閻王殿3間(東殿)、菩薩殿3間(南殿)以及僧房、廚庫、鐘鼓二樓、平台等。現存建築有佛殿5間,進深3間,懸山頂,斗拱碩大,出檐深遠,古樸宏偉,至今仍保持金代建築風格。東西山牆,有珍貴的元代壁畫,線條流暢,構思奇巧,形態傳神。
福祥寺位於兩條河的匯集處,東南西三面環水,北面靠山,真是仙境福地。再看寺院面對的海金山、海銀山,更是耐人尋味。兩山都帶“海”字,而雲竹湖未成湖之前就有此兩個海山名,多少年後果真有了個“海湖”。而且海金山、海銀山鎖湖口,形成有10餘平方公里的大湖。福祥寺正坐北臨湖,寺後面是岩良村。據發掘出的碑文記載:福祥寺始建於“大晉開運三年”,有“岩梁”字樣。金大定時重修,後來歷代均有修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1986年,山西省政府將此寺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榆社縣誌》記載:“現存正殿五間、進深三間,斗拱碩大,出檐深遠,富有金代建築特色。殿內東、西山牆有元代壁畫,線條流暢,色彩和諧,構思生動,形態傳神。另有南殿3間,進深3間,明代重建”。東、西殿已坍塌了,據現尚健在的老人講:東殿為迦蘭殿和閻王殿,西殿為關公殿,還有廂房供和尚居住。南殿兩邊有鐘鼓樓,樓下是山門,門外有樂台3間,樂台東南有座和尚塔。正殿為佛殿,有4米高石雕佛像5尊,3坐2立,後面還有形態各異的小佛,兩側有侍女立像,地上羅漢左右分列。門口兩側牆上畫有哼哈二將,平台上石碑林立。這些都毀於“文革”。到1983年維修寺殿時,發掘出石刻造像6尊、六角形石幢一節。據傳說在建寺時尚缺一根大梁,正此時從河上游漂下一根楊桃大梁,直徑有一米,到寺前時淹上岸。楊桃為灌木類,能成為如此粗梁材稱奇!在工匠上樑時又因梁過沉重為難,恰巧有一道骨仙風老者到寺,工匠求教上樑之法,老者以“我已土雍脖子了”隱示,終於將梁雍土後滾拖上正位,留下千古佳話。《榆社縣誌》在“村名來歷”中註:“古時洪水漂來根楊桃大梁,村人撈住用於建廟,故名淹梁,後改名岩良”。
神奇的地方源於淹來的楊桃梁,淹出了太行水鄉,岩良的淹緣悠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