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腳永昌陳家大院位於岩腳新街,坐南向北,系當時富商陳伯芳、陳仲芳昆仲所建。據考證,大院始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陳系菜子沖生長人事,其父清時中過舉人、貢生,受過皇封,家境殷實,富甲一方,後遭匪患,家境中落,乃遷岩腳,經商謀生。由於經商有道,籌措有方,不逾十年,已成萬金之家,時年斤鹽斗米,鹽貴如金,陳氏昆仲慧眼獨具,決意販鹽,隨籌巨資創辦鹽號,並親臨畢節,取道赤水,直赴自貢,或三仟,兩八百,逾十馱,即起運,途千里,月余行,貨盈時,存萬斤,一時生意興隆,八方來客。既方便了鄉紳,又惠顧了周邊,名聲遠揚,譽滿鄰縣。
鹽號建築考究。結構獨特,雖是四合大院造型,裝飾卻有別異。具通風、又防潮,可拒鼠,又防盜,整個院落系木瓦結構,周邊一律採用標準料石鑲砌,高達丈余,室內四周全用木板鋪就,地、底層和牆壁均耐火磚,夾壁內填上乾石灰或木炭,樓上金色花窗隔扇,四屋通暢,回欄環繞,正門上琢有永昌號字樣石刻,房屋高大,氣勢磅礴,房面青瓦,飛檐斗措,雕樑畫棟,壯觀異常。而今鹽號主體尚在,僅左右兩廂殘破,後牆部分被拆,不足的是陳氏後人分家,鹽號房屋一分為二,仲芳份已轉他人,現存字號系伯芳孫管業。最遺憾的是陳氏後裔陳興萬修建平房一棟,高達三層,完全遮住了鹽號的面貌,如還鹽號原貌,勢必拆去陳興萬和一周姓的平房,方可恢復廬山真面目。
鹽號建築考究。結構獨特,雖是四合大院造型,裝飾卻有別異。具通風、又防潮,可拒鼠,又防盜,整個院落系木瓦結構,周邊一律採用標準料石鑲砌,高達丈余,室內四周全用木板鋪就,地、底層和牆壁均耐火磚,夾壁內填上乾石灰或木炭,樓上金色花窗隔扇,四屋通暢,回欄環繞,正門上琢有永昌號字樣石刻,房屋高大,氣勢磅礴,房面青瓦,飛檐斗措,雕樑畫棟,壯觀異常。而今鹽號主體尚在,僅左右兩廂殘破,後牆部分被拆,不足的是陳氏後人分家,鹽號房屋一分為二,仲芳份已轉他人,現存字號系伯芳孫管業。最遺憾的是陳氏後裔陳興萬修建平房一棟,高達三層,完全遮住了鹽號的面貌,如還鹽號原貌,勢必拆去陳興萬和一周姓的平房,方可恢復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