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放射性生熱率(radioactive heat generation of rocks):簡稱岩石生熱率A,是指單位體積的岩石在單位時間內生成熱量的總和,它標征著岩石自身生熱能力的高低,單位為微瓦/米3。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生熱是地球內部驅動眾多深部構造熱過程的重要動力來源,也是岩石圈內熱場(溫度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岩石中所含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雖然很多,但只有鈾、釷、鉀3個元素因具有足夠的豐度且其半衰期可與地球的年齡相比擬而被列為主要生熱元素。其中鉀的分布較為均勻穩定,但總體生熱貢獻僅占總量的1/10~2/10;而鈾最為活躍,釷次之,兩者在地球演化和分異淋濾過程中易受水熱活動影響而遷移富集至地殼頂部。岩石生熱率隨深度變化而呈現一定規律性。
岩石生熱率深度分布簡介
岩石生熱率深度分布(heat productivity in different depth):放射性元素生熱率隨深度的分布呈指數規律減小,地球不同深度帶的生熱率估計如下:0~100千米間產生的大地熱流量為50%;100~200千米間為25%;200~300千米間為15%;300~400千米間為8%;大於400千米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