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泥土

岩泥土是一種黃壤土種,分布在湖北鄂西、湖北宜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泥土
  • 土種編號:30179
  • 土壤類型:黃壤
  • 土壤亞類:典型黃壤
  • 土類(二普):黃壤
  • 亞類(二普):黃壤
  • 母質:碳酸鹽岩類風化物,以石灰岩、白雲質灰岩為主
  • 剖面構型:A—B—C
  • 面積(公頃):179467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來鳳縣三堡鄉。海拔790m,山地緩坡中部。母質為石灰岩風化物。輕度片蝕。年均溫15.0℃,年降水量1400mm,≥10℃積溫4603℃,無霜期249天。植被為油茶、杉樹、鐵芒箕。 O層:0—1cm,枯枝落葉層。 A層:1—19cm,亮棕色(濕,7.5YR5/6),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較緊,根系較多,有少量母岩碎屑。 B層:19—48cm,黃色(濕,2.5Y8/6),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緊實,根系少量,有中量鐵錳膠膜。 BC層:48—82cm,黃色(濕,2.5Y8/6),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緊實,根系少,有少量鐵錳膠膜。 C層:82—120cm,亮黃棕色(濕,2.5Y6/6),粉砂質粘壤土,塊狀結構,緊實。

主要性狀

該土種母質為碳酸鹽岩類風化物,以石灰岩、白雲質灰岩為主,剖面為A—B—C型。在濕熱氣候條件下,土體中鈣、鎂等鹽基遭到強烈淋失,已無石灰反應。黃化特徵明顯,呈黃色,粘粒Sa和Saf分別為2.5和2.0左右。土壤質地粘重,粘壤土至粘土,<0.02mm的土粒占80%以上。土壤pH5.5—6.7,呈酸性至微酸性,鹽基飽和度25—45%,陽離子交換量18me/100g土左右。據農化樣分析結果統計:耕地土壤(n=135)有機質含量2.07%,全氮0.126%,速效磷5.9ppm,速效鉀190ppm;非耕地土壤(n=160)有機質含量2.34%,全氮0.115%,速效磷2.1ppm,速效鉀101ppm。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n=3);鋅0.97ppm、硼0.32ppm、銅0.24ppm、鐵8.83ppm。

生產性能

該土種土體深厚,粘重,緊實,既影響出苗,又妨礙土壤養分轉換和根系發育。但土壤潛在肥力較高,宜闢為經濟林及用材林基地。部分農耕地的改良利用上措施是:①搶墒耕作,深耕曬垡,冬耕凍垡;②聚土壟作,排漬,增強土壤通透性。③增施磷肥。據來鳳縣試驗,畝施過磷酸鈣20—30kg或磷酸二銨5kg,平均畝增玉米46kg,增產23%;畝增馬鈴薯216kg,增產27.9%。

歸屬分布

岩泥土,屬黃壤亞類山粘黃泥土屬。分布於湖北鄂西自治州和宜昌市海拔500—1200m的中山,多為岩溶沖槽谷地及緩坡。面積269.2萬畝,其中耕地22.3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