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遊藝。婺源縣岩前村盛行中秋之夜遊舞人物香燈。香燈以木架、芭蕉、南瓜、蓮梗等構成人物框架,然後根據人物造型需要在芭蕉、南瓜等處,分單、雙、撮插上特製的長香,每個人插香數少則幾百支,多;達上千支,多塑造《三國演義》、《水滸》、《楊家將》、《白蛇傳》等歷史傳說故事中的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前香燈
- 定義:民間遊藝
- 性質:游舞人物香燈
- 特點:造型副真,發惟妙惟肖
民間遊藝。婺源縣岩前村盛行中秋之夜遊舞人物香燈。香燈以木架、芭蕉、南瓜、蓮梗等構成人物框架,然後根據人物造型需要在芭蕉、南瓜等處,分單、雙、撮插上特製的長香,每個人插香數少則幾百支,多;達上千支,多塑造《三國演義》、《水滸》、《楊家將》、《白蛇傳》等歷史傳說故事中的人物。如:諸葛亮手搖羽扇,神態自如;魯肅玉帶纏腰,帽翹顫抖;青蛇手持龍泉怒對法海;許仙與白娘子情意綿綿;關公送皇嫂等,造型副真,發惟妙惟肖。晚飯過後,鑼鳴三響,村民出動點燃香燈。游舞時,前有"普天同慶"虎頭牌開路,一座座人物香燈銜尾跟隨,後有十番鑼鼓個伴,沿著村道緩步遊行舞動,後有十番鑼鼓相伴,沿著村道緩步遊行舞動,令觀者目不暇接、拍手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