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情況:2007年2月13日通過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產量表現:2005、2006年兩年安徽省中秈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566.72公斤和554.30公斤,對比照汕優63增產9.47%(極顯著)和增產3.83%(不顯著)。2006同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4.0公斤,對比照汕優63增產6.9%。。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中稻。株高122厘米左右,生長清秀,分櫱力中等,平均每穗總粒數170粒,結實率80%左右,千粒重27.5克左右。米質達部頒四等食用稻品質標準。全生育期141天,比汕優63長3-4天。抗性鑑定,感白葉枯病,中感稻瘟病。
適宜地區:適宜在安徽省作一季稻種植,但不宜在低洼易澇區種植。
栽培要點:作一季稻栽培,一般在4月底5月初播種,秧齡30-35天:畝栽2.0萬穴,每穴1-2粒種子苗。注意預防稻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