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部,東鄰湖南,南接廣西,與貴州省黔南、銅仁毗鄰,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均海拔1000多米,山高坡陡,河谷深邃,好多地方都有“九山半水半分田 ”之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岑扛侗寨
  • 地理位置:雲貴高原東南部
  • 平均海拔:1000多米
  • 美稱:十里不同天
岑扛侗寨的由來,岑扛侗寨的簡介,

岑扛侗寨的由來

由於這種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氣候差異較大,歷來有“十里不同天 ”之稱。黔東南州是我國 30個自治州中總人口和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在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諧生活著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瑤族等33個世居少數民族的341.4萬人口,其中:苗族人口171萬人,占全國苗族總人口的占19%,侗族134.2萬人,占全國侗族總人口的46% ,是全國苗族侗族原生態民族文化的旅遊中心。黔東南州總人口446.91萬人,全州轄16市縣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循環經濟工業區,其中14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有90個鎮,116個鄉(17個民族鄉),5個街道辦事處,89個居民委員會,68個社區居委會,3226個村民委員會。首府凱里市,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歷史及地域原因,長期以來處於相對封閉狀態,原生民族人文生態系統保存比較完整,境內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以純正、完整、高品味的苗族、侗族風情為最大特色,具有較高的觀光、科研與文化價值。這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中國民族文化保留最完好的兩個地區之一,是聯合國鄉土文化組織確定的全球“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十大聖地之一,是 “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後家園”、“人與自然相處最和諧的地方”,是現代社會中人類夢寐以求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園”。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村民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村民

岑扛侗寨的簡介

岑扛侗寨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型民族村莊。村莊所被管轄的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榕江縣,村落距離縣城及轄區鎮朗洞鎮政府所在地較遠,距離縣城67公里,鎮政府所在地30公里,離村委所在地也有4公里的距離,與素有戰國服飾特色的旅遊民族村岑最苗寨及黎平縣尚重鎮洋洞侗寨、高冷侗寨接壤。岑扛侗寨海拔約為410米,地貌以山區為主,全寨耕地面積75公頃,其中林地面積67公頃,旱地面積0.68公頃,田地面積7.7公頃,地塊分散,面積狹小,是典型的山區耕作特徵。村寨以種植水稻、玉米、棉花和花生為主,一年一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超過310天,年平均溫度16.8°C,積溫大於6300°C,降水量約為118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300多小時。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裡的土地就沒有調整過,也沒有任何形式的集體經濟或農業合作組織。大部分村民的生活都還比較貧窮,農業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經濟收入較低。全寨分別由二個村民小組組成,村民居住比較集中,大都居住在河邊的一小塊高地上。全寨人口269餘人,大都處於文盲半文盲受教育文化程度,僅有12%左右村民接受過國中以上文化教育。侗族人口占據有99%,其餘的是嫁入本寨的漢族和布依族婦女。另外有9戶人口在這兩年搬遷到鄰村集市場去居住,但任屬於本寨的戶口。全寨大姓是張姓,其它的小姓有田、彭、龍、石,都是民國及解放後60年代大生產運動,從外地搬遷過來定居的,但人數不多。侗族“補拉”組織是岑扛侗寨典型的民族村落社會組織結構,與村民小組重構,交叉運行和管理村落里的生活社會秩序。岑扛侗寨沒有學校,孩子上學得到3公里遠的鄰村岑最苗寨去讀國小,大部分村民都很少受過學校的系統教育,大都處於半文盲的水平。村寨里沒有衛生室,村民看病買藥也得到鄰村3公里遠的苗寨診所去看病買藥。全寨有三個小規模的商店,能為村民提供日常的生活用品,大的商品及生活生產資料還得到趕集天去農村集市購買,因水源問題,自來水工程自今還沒有修建好,國家電網在7年前就已經拉入村寨,結束了煤油燈照明的歷史。通寨便道已經修建得10年了,一般的小貨車能通過,但下雨天就不行了。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表演照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村民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村民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村民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村民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村民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村民
岑扛侗寨
岑扛侗寨村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