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鎮

岐伯鎮

岐伯鎮,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是2019年底鹽亭縣實施“合鄉並鎮”後新設立的鎮級區划行政單位。此地為岐伯故里,境內諸多岐伯文化遺蹟,為弘揚岐伯中醫文化,故而設立“岐伯鎮”。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綿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27號):撤銷來龍鄉茶亭鄉柏梓鎮,設立岐伯鎮,以原來龍鄉、原茶亭鄉和原柏梓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岐伯鎮的行政區域,岐伯鎮人民政府駐內江街166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岐伯鎮
  • 外文名:Qi Bo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
  • 下轄地區:柏梓、來龍、茶亭
  • 政府駐地:岐伯鎮內江街166號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所獲榮譽,

建制沿革

柏梓:因駐地“柏梓場”而得名。位於鹽亭縣城西北25公里梓(潼)鹽(亭)公路線,二龍山埡上。因古時此地林木繁茂,梓、柏參天,建場時遂以“柏梓”命名。清至民國初年屬安樂鄉,民國7年(1918年)屬北區,民國10年以後屬二區。民國24年設二區區公署及柏梓聯保辦公處。民國29年改柏梓聯保為柏梓鄉,轄18保、193甲。1950年,在此新建柏梓區、鄉人民政府。1958年建柏梓公社,1984年復設為鄉。1992年撤區並鄉建立柏梓鎮。
來龍:因“來龍橋”而得名。位於鹽亭縣城北45 公里。清同治十二年建木橋一座,橋樓匾額題有“來龍橋”。 民國時興場,1959年建李來龍公社,1984年改為來龍鄉,屬柏梓區。
茶亭:因駐地“茶亭場”而得名。位於鹽亭縣城北49公里。明末有老倆口於此修亭,供行人茶水,故名茶亭。清乾隆時興場,沿用此名。1951年建立茶亭鄉,1958年為茶亭公社,1984年復置鄉,屬柏梓區。
2019年12月,鹽亭縣將來龍鄉茶亭鄉柏梓鎮合併,設立岐伯鎮,鎮人民政府駐柏梓鎮內江街166號(原柏梓鎮人民政府駐地)。

行政區劃

伯鎮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510723116001
121
榆龍社區居民委員會
510723116002
220
岐伯社區居民委員會
510723116003
220
新橋社區居民委員會
510723116201
220
青馬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02
220
高峯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03
220
伯樂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04
220
雲龍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05
220
龍顧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06
220
燕來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07
220
麒陽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08
220
前頭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09
220
廣福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10
220
聯合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11
220
麟龍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12
220
三合村村民委員會
510723116213
220
龍前村村民委員會
下轄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3個村民委員會。

所獲榮譽

2021年8月,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