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山鶺鴒雄鳥額、頭頂、後頸、肩、背等整個上體橄欖綠褐色,腰部較淡。尾上
覆羽轉為污黑褐色,尾黑色或黑褐色,中央一對
尾羽暗褐色而綴橄欖綠色,最外側一對尾羽白色,僅內側基部有一斜行黑褐色斑,羽乾亦為白色,最外側第二對尾羽先端具大型楔狀白斑,第三對外側尾羽先端具小型白斑,其餘尾羽全為黑色或黑褐色。翅上小覆羽橄欖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先端白色或黃白色在翅上形成兩道明顯的翅斑。
飛羽黑褐色,除第一枚
初級飛羽外,其餘飛羽基部白色,端部外側羽緣綴以黃白色。眉紋淡黃白色,從嘴基直達耳羽上方,貫眼紋黑褐色,耳羽、頸側橄欖褐色,頰淡黃白色雜以橄欖褐色斑點。下體頦、喉白色,喉側微沾暗褐色斑點,胸亦為白色,前胸有一黑褐色橫帶,後胸亦有一黑褐色橫帶,但此橫帶不完整,在中部開裂,前胸黑色橫帶在中部向下突出,延伸至後胸橫帶開裂處,其餘下體白色。兩脅微沾淡棕色或橄欖褐色。雌鳥和雄鳥相似,但羽色較暗淡。
虹膜暗褐或紅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肉紅色或黃白色,
跗跖肉色。
大小量度:體重♂15-19g,♀13-22g;體長♂148-172mm,♀145-173mm;嘴峰♂12-17mm,♀11-14mm;翅♂73-85mm,♀70-82mm;尾♂66-75mm,♀65-76mm;跗蹠♂20-22mm,♀20-22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山地森林中,尤以稀疏的次生闊葉林中較常見,也棲息於混交林、落葉林和果園。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在林緣、河邊、林間空地、甚至城鎮公園中的樹上。
生活習性
山鶺鴒在中國主要為
夏候鳥,部分在南部沿海地區以及雲南東南部和海南島越冬。每年春季多在5月初開始遷來北方繁殖地,秋季於9月末10月初南遷。
單獨或成對在開闊森林地面穿行。停喜歡沿著粗的樹枝上來回行走,棲止時尾不停地左右來回擺動,不似其他鶺鴒尾上下擺動,身體亦微微隨著擺動,有時一邊鳴叫一邊沿著樹的水平枝行走,尾仍呈水平方向左右來回擺動。飛行時為典型鶺鴒類的波浪式飛行。甚馴服,受驚時作波狀低飛僅至前方幾米處停下。
叫聲:鳴聲為“唧呱—唧呱—唧呱—唧呱—唧”;五個音節一組,見人則發出“唧—唧”的聲音。
山鶺鴒在林間捕食,主要以昆蟲為食,常見的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雙翅耳、膜翅目昆蟲,如象甲、蝗蟲、虻、蟻類、蝶類、蛾類等。此外也吃蝸牛、蛞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東亞區)、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遊蕩:馬爾地夫、阿曼。
山鶺鴒在俄羅斯、中國、日本、韓國部分地區,印度東北部和印度尼西亞部分地區繁殖。 冬季遷徙至亞洲較暖的南亞和東南亞。
繁殖在中國東北部、北部、中部及東部。越冬在中國南部、東南部及西南、南部和西藏東南部高至海拔1200米處。地方性常見。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成對單獨營巢繁殖。繁殖前雌雄雙雙在樹枝間飛來飛去,相互追逐,或沿著樹枝來回不停地走動,並不停地發出唧呱-唧呱-唧呱-唧呱-唧的求偶聲。營巢於樹粗的水平側枝上。巢呈碗狀,向上開口,主要由草莖、草葉、苔蘚、花絮等材料編織而成,內墊有獸毛或羽毛等柔軟物質,結構甚為精巧。巢的大小據5窩的測量為外徑62-75毫米。內徑50-61毫米,高40-75毫米,深30-38毫米。距地面高3.5-6毫米。
5月末6月初開始產卵,1年繁殖1窩,每天產卵1枚,每窩產卵多為5枚,也有少數產4枚卵的。卵灰白色或青灰色,其上被有黑褐色或紫灰色斑點,卵呈橢圓形,大小為19-22毫米-14.5-6毫米,平均為20.0毫米-15.2毫米,重1.4-2.5克,平均為1.8克。孵卵期9天。
雛鳥晚成性,剛出殼時體熏僅2克,體長為36毫米,全身紅褐色,僅頭頂、背中線、肩、翅、股溝和腿部有灰白色絨羽。雌雄親鳥輪流餵雛,每日餵雛頻次甚低,最快5分鐘餵1次,最慢半小時餵1次,每天餵食高峰在9:00。餵養13±1天雛鳥即可離巢。
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種群數量曾經較常見。但由於人口增加,森林砍伐和環境污染等因素,種群數已明顯減少,不少地區難於見到,應嚴格保護。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