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隘派

蘇聯早期文學團體。全稱為“全蘇工農作家聯合會‘山隘’”。1923年底至1924年初由《紅色處女地》主編、文學批評家沃隆斯基在編輯部內創建,成員主要是《紅色處女地》的青年作者,後逐漸擴大,成員約60人。因出版本派定期文集《山隘》而得名。主要成員有普里什文、巴格利茨基、戈爾波夫、列日涅夫、卡達耶夫和馬雷什金等。主張尊重和繼承優秀的古典文學傳統,堅持現實主義原則和藝術的認識作用,提倡廣泛的創作探索。反對列夫派和構成主義的形式主義,也反對崗位派和拉普派的庸俗社會學。拉普派曾把山隘派視為敵對的文學組織,並一度稱之為托派。山隘派在反對20年代蘇聯文學批評中的極左傾向和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方面起過積極作用,但也帶有小團體的偏見:如不加分析地把拉普作家的創作都叫做“公式主義”,是“缺乏才氣的一幫”;有時過分擴大了創作過程中的下意識和直覺因素的作用,視“印象為創作的基礎”,片面強調作家的“真誠”,貶低世界觀對創作的指導作用等。30年代初,在內部意見分歧和外來批評加劇的情況下,一些知名作家相繼退出。1932年宣告解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