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有山門、花墳、蒲塘、上馬公須、前半山、岩下、爐塢七個自然村,原先有近千人。由於山多田少,糧食不夠吃,上世紀七十年代實施過大遷移,數百村民遷移到贛閩等地開荒擴種。而今山門村的人口在500名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山門村
- 外文名稱:Shan Gate Village
- 下轄地區:山門、花墳、蒲塘、上馬公須、前半山、岩下、爐塢
- 地理位置:蘭谿市柏社鄉
- 人口:500人
歷史沿革
山門自然村位於青竹尖的腹部,要上青竹尖,必得穿過山門。青竹尖海拔900米,是龍門山脈蘭溪境內僅次於肇峰山的第二高峰。相傳,當年建德的雙槍巨匪徐國輝被解放軍圍剿,企圖流竄到青竹尖負隅頑抗。途徑山門時被村民識破偽裝,村民有的悄悄跟蹤,有的給解放軍通風報信。在村民的配合下,雙槍巨匪徐國輝迅速被解放軍擊斃。
上馬公須自然村與毛山突行政村的下馬公須自然村,則和常遇春有關。常遇春是大明開國功臣,是洪武王朱元璋的得力幹將。當年,他奉命從嚴州趕往婺州,增援友軍。到青竹尖一帶時,看到此處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不禁下馬走動。他和部下牽著馬,沿著肇峰溪走了數百米,忽聞敵情警報,立即上馬,一聲長嘯,揚鞭策馬,風馳電掣殺敵而去。
山門村民最津津樂道的是前半山。前半山又稱錢滿山、泉漫山。前半山數十戶人家上百人本來很窮,有時甚至連買油鹽的錢也沒有。財神陶朱公路經此地,為村民的善良與勤勞所感動,在山上撒了一大把銅錢,家家戶戶撿了銅錢,不僅夠買油鹽,還添置了新衣服,建造了新樓房。前半山村雖在半山腰,卻全年泉水不斷。下雨天,泉水漫山,水汽蒸騰,形成一種綺麗的景觀。鑒於前半山獨特的景觀與地形地勢,專家曾一撥又一撥前來考察,擬投巨資在此設立五級機埠,建造大型水力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