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邊溝,亦稱台灣廖氏山邊溝。是指在原坡面上每隔適當距離,沿等高線方向修建的反坡式淺三角形溝。用以縮短坡長,分段攔截徑流,防止沖刷,達到保育土地的目的。由於溝形斷面寬而淺,可為坡地機械化提供作業道路,便於推土機修建,具有省工經營的優點。山邊溝長以100m為限,單向排水,溝長超過100m時可作雙向排水或集中於中間排水,因而在兩端或中間應有縱向的排水總溝。山邊溝的坡降以1%為準,最大不超過1.5%,其出水口必須與縱向排水溝相連線。兩個相鄰山邊溝的垂直間距按公式計算決定。在果園建設中,其溝間距離按坡度允許溝距範圍內,依照3〜5行果樹行距及機械作業(如噴藥)範圍距離決定。山邊溝有寬型和窄型兩種,前者多在土層較厚和坡度較緩的坡面上修建,後者則在土層較淺和坡度較陡的坡面上修建,它們的比降分別為1%和1.5%。為了防止山邊溝的侵蝕,必須在溝道和上下邊坡種植密生的匍匐性草類使地面覆蓋,以及排水道種草等組合措施。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水土保持效果,提高坡地農業的生產效率,同時具有綠化美化環境等多種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邊溝
- 定義:在原坡面上每隔適當距離,沿等高線方向修建的反坡式淺三角形溝
山邊溝與梯田相比,水土流失差異甚小,完全可以把土壤侵蝕控制在允許的侵蝕範圍之內。同時由於其溝形斷面寬而淺,可為坡地機械化提供作業道路,能夠降低田間勞動消耗和工本。山邊溝配合植物覆蓋,可以增強水土保持效果,提高坡地農業的生產效率,又具有綠化美化環境等多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