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角蟾

山角蟾

山角蟾分布於亞洲東南部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角蟾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亞洲東南部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 全長:2-10厘米
Megophrys monticola Kuhl et Val Hasselt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體全長約2-10厘米。吻呈稜角狀,突出於下唇,故有此名。上頜有齒;鼓膜明顯;有聲囊。背面中間有成群的疣,側面散布較小的疣。有婚墊和婚刺。背面草綠色,腹面棕褐色。後肢較長,腔排骨長於股骨。
常常棲息于山溪邊的草叢中、石塊下、石縫內或枯枝落葉間。繁殖季節發出鳴聲。於5-8月產卵,卵產於溪流石下。卵大、 孔黃色。蝌蚪生活在山溪中近岸的小碎石間或水草附近。蝌蚪體形細長,尾肌發達,唇呈漏斗狀,攝食浮游生物。越冬後完成變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