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山西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組織機構和管理隊伍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實踐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1978年,馬列教研室分設哲學教研組、政治經濟學教研組、中國黨史教研組。1983年,成立德育教研室。1988年,馬列教研室、德育教研室合併,成立了社會科學教育部,下設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社會主義建設教研室、自然辯證法教研室。2000年,中國革命史教研室、社會主義建設教研室和思想品德教研室分別調整為毛澤東思想概論教研室、鄧小平理論概論教研室、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2003年社會科學教育部,由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和副校長負責教學和管理工作。2005年社會科學教育部更名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與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一套機構、兩塊牌子。下設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教研室、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自然辯證法和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
文化傳統
2018年3月,獨立建院,正式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設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形勢與政策等5個教研室。2018年3月,學校成立“山西醫科大學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研究中心”,掛靠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初步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結構相對合理、教研水平較高、發展後勁較足的師資隊伍。青年教師主要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山西大學等高校,學緣結構優良。其中中共山西省高校工委、山西省教育廳聯繫的專家1名,山西省宣傳統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人,山西省教學名師1名,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名,山西省模範教師1名,山西省“三育人”先進個人3名,山西省高校優秀思政課教師4名。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是校級重點學科。學院教師長期致力於具有醫學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研究,其中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醫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特色資源庫建設研究》(原理卷、概論卷、基礎卷、綱要卷)受到了國內諸多醫學院校的高度評價和推廣運用,獲評2017年山西省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特等獎。學院現有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校級優秀課程各1門。2016年1月12日,在位於五台縣松岩口村的白求恩紀念館和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掛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人文素質教育基地”;2017年9月22日,在右玉幹部學院掛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2018年7月13日,在昔陽縣界都鄉柏葉底村掛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2018年7月15日,在寧武縣人民醫院掛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
辦學條件
學院下設6黨支部、6個教研室、黨政工團機構健全。現有專兼職教師78人,其中,高級職稱27人,博士38人(含在讀博士6人),還有校外特聘客座教授5人。近年來,學院教師多人獲全國優秀教師、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二等獎、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骨幹、山西省“三晉英才”拔尖骨幹人才、山西省宣傳統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山西省教學名師、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青年五四獎章、山西省模範教師、山西省高校優秀思政課教師、山西省“三育人”先進個人、山西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山西省“三下鄉”優秀指導教師等。
教育理念
學院全體教師正秉持“立德樹人,求是創新”的院訓,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科學研究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開創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新局面,為早日建成在省內有較大影響、在全國醫學院校中示範性強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理論宣傳和智庫資政的重要陣地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