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紫茉莉
- 拉丁學名:Oxybaphus himalaicus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目:中央種子目 Centrospermae
- 科: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
- 屬:山紫茉莉屬 Oxybaphus
- 種:山紫茉莉
- 分布區域:印度西北部、不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山紫茉莉(原變種)Oxybaphus himalaicus var. himalaicus
莖斜升,長60-120厘米,圓柱形,密生粘腺毛。葉片卵形或卵狀心形,長5-7.5厘米,寬3.8-6.3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具短緣毛;葉柄長1.3-2.5厘米。疏鬆圓錐花序,具長花序梗,花單生總苞內;總苞鐘狀,長6毫米,5齒裂,密被粘腺毛;花被玫瑰色,裂片開展,具褶;雄蕊4,內藏。果實橢圓體狀或卵球形,長8毫米,粗糙,黑色。
中華山紫茉莉(變種),中華紫茉莉(西藏植物志),東亞紫茉莉(秦嶺植物志)
一年生草本。莖斜升或平臥,圓柱形,多分枝,長50-180厘米,疏生腺毛至近無毛。葉片卵形,長2-6厘米,寬1-5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圓形,上面粗糙,下面被毛,邊緣具毛或不明顯小齒;葉柄長1-2厘米。花生於枝頂或葉腋,花梗細長,長2-2.5厘米,密被粘腺毛;總苞鐘形,長2.5-5毫米,具5個三角形齒,外面密被粘腺毛;花被紫紅色或粉紅色,長6-8毫米,頂端5裂;雄蕊5,與花被近等長,花絲線形,拳卷,內彎,花葯卵形,2室,縱裂;子房倒圓錐形,無毛,花柱線形,與花被等長或稍長,柱頭膨大,多裂。果實橢圓體狀或卵球形,長約5毫米,黑色。花果期8-10月。和原變種的區別在於:雄蕊5;莖疏被腺毛至近無毛。
生長環境
山紫茉莉生於海拔700-2 750(-3 400)米乾暖河谷的灌叢草地、河邊大石縫中及石牆上。
分布範圍
山紫茉莉產於喜馬拉雅西部地區(印度西北部、不丹)。據《西藏植物志》載西藏個別地方有,但未見4枚雄蕊的標本,西藏是否有此原變種,存疑。
其還產於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北部)、雲南、西藏。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根補益脾腎、利水,治腎炎水腫、淋病。
醫藥:【藏藥】巴朱:根用於胃寒,腎寒,下身寒,陽痿浮腫,膀胱結石,腰痛,關節痛,黃水病《部藏標》。帕布:根治“黃水”病,胃寒,腎寒,陽痿,下身寒症,浮腫,水腫,膀胱結石,淋病,腰痛,關節痛《藏本草》。帕竹:根治淋病,水腫《青藏藥鑒》。巴朱:根主治腎寒,腎虛,浮腫,腰及下肢痹症《中國藏藥》。帕朱:根主治“黃水病”,腎寒,浮腫,膀胱結石等症。《民族藥志二》。帕朱:根治黃水病,腎寒,浮腫,膀胱結石《滇省志》。
參考文獻
山紫茉莉(新擬) 喜馬拉雅紫茉莉(西藏植物志)
Oxybaphus himalaicus Edgew. in Trans. Linn. Soc. 20: 87. 1846; Choisy in DC. Prodr. 13 (2): 430. 1849; Hook. f., Fl. Brit. Ind. 4: 708. 1885; A. K. Mukherjee in Journ. Econ. Tax. Bot. 5 (3): 588. 1984. ——Mirabilis himalaica (Edgew.) Heim. in Engler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3 (1b): 21. 1889 et Not. Bot. Gart. Berlin 11: 454.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