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農場

山河農場

山河農場黑龍江省農場總局系統國營農場,隸屬九三農場管理局。位於嫩江縣境東部,場部距嫩江縣城40公里。山河農場,由場部所在地山河鎮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河農場
  • 隸屬:九三農場管理局
  • 地點:嫩江縣境東部
  • 得名:由場部所在地山河鎮得名
歷史沿革,基本簡介,搶抓機遇,共建項目,科技服務,發展成果,拓寬領域,文化宣傳,

歷史沿革

山河農場是1955年由省公安廳建立的勞改農場。1959年,將科洛河農場並人山河農場(即黑龍江省第34勞改支隊)。1962年3月,劃歸嫩江縣管轄。1963年改隸嫩江地區勞改局,1968年下放給嫩江縣領導。1972年收歸省國營農場管理局,隸屬黑河分局。1974年9月,將樂山農場並人山河農場。1976年2月,劃歸黑龍江農墾總局系統管理,隸屬九三農場管理局。1984年劃歸黑龍江。
江省司法廳勞改局,1986年復又劃歸省農場總局管理,仍隸九三農場管理局。山河農場場區地處小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多為丘陵漫崗。全場土地面積113.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29.1萬畝,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兼種甜菜馬鈴薯等。1992年糧食總產量4.1萬噸,農業總產值達5099萬元。場辦工業有機械修配、糧油加工、制磚廠等。1992年末全場總人口1.44萬人,場部所在地山河鎮已形成為農墾小城鎮
山河農場山河農場

基本簡介

山河農場位於嫩江縣境內,距嫩江縣45公里,總占地面積7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2萬畝,總人口1.23萬人,職工4268人。黑嫩(黑河至嫩江)、黑齊(黑河至齊齊哈爾)公路從場部穿過,農場與嫩江縣之間交通便利。近年來,山河農場與嫩江縣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帶動、和諧發展”原則指導下,通過場縣聯動、工農結合、糧牧並舉、興企活商,在農機跨區作業、農業科技、農業產業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共同發展等方面攜手開展場縣共建,有力地推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快速健康發展,實現了農業、農機、社會事業等多領域的深層次合作共建。以大機具跨區作業為載體,實行農機共建;以標準化農田經營為重點,實行農業共建;以龍頭企業為依託,實行產業化共建;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紐帶,實行城鎮化共建;以人才資源為切入點,實行人才共建;以教育醫療為重心,實行社會事業共建。場縣共建促進了土地的規模經營和勞動力轉移,提高了農業機械使用效率、農業的標準化水平和農業產業化水平,闖出了一條發展現代化農業的路子,取得了積極效果。

搶抓機遇

農墾的快速發展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陸續出台了一些支持農墾改革發展的政策。近兩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都明確指出:“要發揮農墾企業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示範帶動作用”,黨中央、國務院再一次強調了農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經實施的國有農場稅費改革極大地減輕了農場和職工負擔,即將實施的國有農場脫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必將給農墾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新的歷史時期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了農墾新的歷史任務。省委、省政府又相繼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關於在全省新農村建設中發揮墾區示範帶動作用的意見》和《關於支持墾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都賦予了農墾新的歷史時期的崇高使命。農墾發展現代農業具有機械化、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等優勢,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條件,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排頭兵,農墾有責任,也應當責無旁貸地搞好現代農業建設,擔負起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賦予農墾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歷史使命。
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山河農場黨政主要領導解放思想,打破行政壁壘,從區域發展的全局出發,多次召開會議認真研究場縣共建工作,積極與嫩江縣溝通,進一步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深入分析雙方的資源條件和發展基礎,研究雙方的優勢和潛力,兼顧雙方的利益和發展方向,找準共建點,探索符合各自實際的共建思路,最後雙方決定在農機跨區作業、農業科技、農業產業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共同發展等方面攜手開展場縣共建。

共建項目

1、實施場縣共建,開展跨區作業
山河農場充分利用管理經驗先進、農機裝備精良、農機農藝措施配套的優勢,為嫩江縣農村提供代耕、代收、培訓等服務。目前,山河農場出動農業機械175台套,到嫩江縣科洛鎮、塔西鄉、柏根里鄉等鄉鎮進行整地、播種、田間管理、收穫作業,作業面積達到50多萬畝,創收350多萬元,組建農機服務合作組織7個,解放農村勞動力3000多個。開展跨區作業,進一步拓展了合作範圍、合作內容,提升了合作水平,最佳化了資源配置,實現了場縣的優勢互補,不僅給農場機械戶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帶動了嫩江縣農村和農業經濟發展。為了改變農村耕地一家一戶地塊分散,農場大型現代化機械跨區作業無用武之地的狀況,農場從今年年初開始,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鼓勵職工採取代耕、代種、承租、反租倒包、土地租賃運營和整村推進等方式,促進區域內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大力發展規模經營。今年,山河農場與嫩江縣科洛鎮建立了面積為1500畝的農機標準化作業科技示範園區。山河農場又投資200多萬元,建設占地面積為10000平方米的農機展示園區,與科洛鎮共同使用,共同受益。加快了跨區作業由小範圍代耕向整村整鄉代耕推進。同時,嫩江縣投資200多萬元對糖廠進行技術改造,拉動了山河農場甜菜生產基地建設。嫩江縣黑龍江辰鷹乳業有限公司在山河農場建立了優質原料生產基地,帶動了農場300多戶職工養殖奶牛3000多頭,月可提供鮮奶700多噸。

科技服務

山河農場充分發揮自身農業科技優勢、較為健全的技術服務體系、素質較高的技術隊伍,積極向嫩江縣農村推廣高產栽培、農機作業等先進實用技術,發揮農業園區示範作用,大力開展對嫩江縣農民技術培訓,提供先進的精準農業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積極推廣標準化管理、標準化養殖等技術和防疫手段,提供優質疫苗、凍精、液氮等畜牧生產物資。擴大農技推廣和良種覆蓋密度,在嫩江縣3個鄉鎮設定種子銷售網點12個,推廣良種面積40多萬畝,向地方銷售良種4000多噸,為嫩江縣測土配方施肥90多萬畝,五大作物高產栽培模式推廣達360多萬畝,推廣農業農機新技術7項,科技示範培訓當地農民4200多人次。通過有效服務,提高了周邊農村種植業和養殖業的整體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

發展成果

山河農場通過展示農業建設中先進的科學技術、標準化的生產過程、產業化的運作機制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模式,為嫩江縣農村提供了觀摩和學習基地。山河農場食用菌示範基地、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高油大豆種子基地、奶牛示範小區、北藥種植基地都吸引了眾多嫩江縣農民前來觀摩學習,山河農場成為新技術套用和展示的創新基地、科技推廣和普及的培訓基地、現代農業示範和擴展的輻射基地。

拓寬領域

過去,由於體制上的原因,地方政府和農墾各有所屬,各想各的事,各唱各的調。相互之間設定了很多行政性壁壘,民間在土地、道路交通等方面的糾紛也時有發生,呈現出一些不和諧現象。現在,山河農場與嫩江縣打破行政區劃,同台發展經濟的大戲一個接一個。場縣之間,由各唱“一台戲”到“合聲齊唱”,由分灶經營到“一鍋里吃飯”,由相互競爭到共融共贏,雙方坐到一起,共商合作發展大計,場縣關係不斷和諧,民眾更是從中得到了很多實惠。廣播電視方面,山河農場與嫩江縣實現了新聞資源共享,從而使彼此的信息交流不再是夢。教育方面,雙方學校取消了戶口限制,既方便了孩子就近入學,又減輕了農村農民和農場職工負擔,山河農場學校多次到嫩江縣中學向名師“取經”,從而使教育教學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農場周邊農民認為山河農場學校的教學和住宿條件好,他們都爭著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農場的學校來就讀國小和國中。目前,農場接納地方學生就學218人。醫療衛生方面,嫩江縣人民醫院成為山河農場職工醫保定點單位,從而極大的方便了職工就醫。嫩江縣科洛鎮衛生院合併到農場醫院,進行了衛生資源整合。當地農村農民到農場就醫的有1800多人次。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山河農場的職工為了尋求商業上的更大發展,現已有218人在嫩江縣購買了商品樓。同時,山河農場優惠的購房政策吸引了附近農民來農場購買樓房。現已有34戶農民在農場購買樓房和商品樓,吸納地方勞動力就業700多人次。在旅遊方面,山河農場依託科洛河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眾多城裡人來觀光遊玩,山河農場平頂山旅遊區成為嫩江縣人們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的好去處。通過多領域合作,進一步整合了場縣雙方資源,促進了共同發展,達到了多點開花。

文化宣傳

農墾經過六十年的開發建設,鑄就了“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農墾精神,積澱了豐富和深厚的具有農墾特色的文化底蘊。在場縣共建工作中,更要發揮農墾精神,營造濃厚的農墾文化氛圍,把農墾獨特的文化傳播給地方人們。山河農場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與嫩江縣進行文化體育交流,組織職工民眾文藝匯演、舉辦籃球友誼比賽等多種宣傳形式加大對外宣傳力度。農場邀請嫩江縣二人轉等文藝團體到農場演出,農場到嫩江縣主辦嫩江之夏廣場演出,都取得了轟動效應。不僅宣傳了農場的企業文化,同時也加強了與嫩江縣人民的溝通和聯繫。通過文化宣傳,進一步展現了山河農場“職工素質優良、文明程度較高、文化特色鮮明、綜合競爭力較強”的新型農墾形象,增強了農墾文化在場縣共建工作中的示範帶動作用。
開展場縣共建,對農場的發展有利,對農村、農民的發展更有利,是農墾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一種新的體現形式,為山河農場和嫩江縣雙方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提供有力的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