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梔生薑灸

針灸治法。屬間接灸的一種。在皮膚和艾炷之間放山梔生薑施灸的一種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梔生薑灸
  • 出處:《灸治經驗集》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在皮膚和艾炷之間放山梔生薑施灸的一種方法。

解讀

見《灸治經驗集》。用梔子打碎煎為濃汁並調入生薑汁,再加麵粉與石灰粉等份調成糊狀,置於穴位上,再加一薄片生薑,後艾炷灸。現臨床較少見。

中醫套用

1、灸前準備
大艾炷、鮮生薑、山梔、石灰、麵粉、鑷子、火柴、線香、灰盒、龍服紫等。
2、施灸法
取黃梔子搗碎水煎取濃汁,再加入生薑汁少許,混以麵粉、石灰各等分,調成糊狀,敷於穴位上,再放一薄生薑片,用針穿數孔,上置艾炷,再把艾炷放在薑片上。用線香火點燃艾炷進行施灸,當患者感到灼熱時,則換艾炷再灸,不換薑片,將預定的壯數(3~7壯)灸完為止。一般以灸處出現汗濕紅暈現象而不起皰,患者又有舒適感為度。
3、適應證
適用於治療支氣管炎、哮喘、脘腹疼痛、腸激惹征、小兒口瘡等症,還可用於保健灸。
4、注意事項
(1)作為隔物的藥糊,要求現調製現使用,保持新鮮。尤其是以酒、醋、薑汁等調製的,更不宜擱置過久。
(2)由於藥糊易改變形狀,須囑患者儘量保持原來體位,對體位易改變的部位,可預先在藥糊上覆蓋一層膠布以固定形狀。
(3)若山梔生薑糊被艾炷燒乾,可以更換新的山梔生薑糊後再灸。
(4)小兒患者如用艾炷灸有困難時,可改用艾條灸。
(5)在施灸時,要注意防止艾火脫落,以免造成皮膚及衣物的燒損。灸後若局部出現水皰,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皰過大,可用消毒針從皰底刺破,放出水液後,再塗以龍膽紫藥水。對於化膿灸者,在灸瘡化膿期間,不宜從事體力勞動,要注意休息,嚴防感染。若出現繼發性感染,應及時去醫院進行對症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