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沭鎮

臨沭鎮系臨沭縣城關鎮,面積121平方公里,轄73個村街,10萬口人。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6億元,實現稅收1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20元。預計到今年底,全鎮可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2億元,稅收19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臨沭鎮先後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市授予“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科普文明鄉鎮”、“小康鄉鎮”、“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臨沐鎮
  • 面積:121平方公里
  • 產值:2001年,總產值4.6億元
  • 耕地面積:5348 公頃
臨沭鎮-概況,臨沭鎮-自然地理,臨沭鎮-沿革,臨沭鎮-村鎮建設,臨沭鎮-組織建設,臨沭鎮-教育事業,臨沭鎮-經濟發展,臨沭鎮-旅遊景點,地圖信息,

臨沭鎮-概況

臨沭鎮臨沭鎮總面積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348公頃(約8萬畝);轄34個行政村(居、社區),其中社區12個;總人口11.9萬,其中城鎮人口4.9萬,農村人口7萬;全鎮共有黨員3276名,其中建國前老黨員142名,農村兩委幹部197名。
計畫生育:全鎮育齡婦女2.5721名(其中結紮6718人、放環14725人、皮埋363人、持證2835人、使用保險套655人)。全鎮晚婚率80%、晚育率85%、計畫生育率99%、節育措施率98%、人口自然增長率5.87‰。
2006年,臨沭鎮完成企業總產值30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6.67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工商稅收557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31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0%和29%;體制上解1117.0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0家,自營出口1700萬美元,實際利用境外資金270萬美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5億元,完成年初計畫的189%;自營出口企業達到40家。全鎮註冊企業達到246家,比上年增加83家,增長67%。2007年,臨沐鎮的工作目標是: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達到45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40億元,同比增長50%,完成工商稅收7000萬元,同比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5家,自營出口完成2000萬美元,利用境外資金200萬美元,招商引資過3億元,新上企業9家,固定資產投資3億元。

臨沭鎮-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臨沭鎮位於臨沭縣境中部,系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和蛟龍鎮、朱蒼鄉毗鄰,西鄰鄭山鎮、南古鎮,南與店頭鎮、大興鎮接壤,北靠青雲鎮。
自然狀況 該鎮地處平原間丘陵地帶,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東西最大距離11.7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6.3公里,全鎮面積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177公頃。主要山脈有蒼山、馬山、冠山、演武山,其中蒼山最高,海拔394.7米。主要河流有蒼源河,桃園河,官莊河,境內流長13.5公里,流域面積108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全鎮植被覆蓋面積1253公頃,覆蓋率18.3%。

臨沭鎮-沿革

明萬曆九年(1581年)郯城縣置夏莊社。1940年以前,臨沭鎮一帶屬臨沂縣第五區和郯城縣第七區,1941年置臨沭縣後設夏莊區。1958年成立夏莊人民公社。1963年公社改區,復稱夏莊區,1971年又稱夏莊公社。1982年改夏莊鎮。1984年5月,為避與當時的莒縣夏莊鎮重名,且因鎮政府駐臨沭縣城故改名臨沭鎮。

臨沭鎮-村鎮建設

新農村臨沭鎮駐地在明代只是一個小村,40年代逐步形成了禚村、東北村、東南村、西北村、西南村、西南莊6個緊密相連的自然村。全鎮約600戶,3000人。房屋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多為亂石基、泥土牆、木構架、草屋面,95%的農民人均居住面積三、四平方米。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農村建房“燈籠架”、“四不露”的多起來。70年代中期以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民房越蓋越好,人均住房面積達到6.7平方米。農村建房多為房寬6米到7米,檐前帶走廊的房子。很多富裕戶蓋起了小樓。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2.6平方米。
1982年9月,臨沭縣城市規劃獲得省政府批准。規劃實施後,鎮駐地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至1985年,共拓寬取直了9條骨幹街道,增建了振興橋;樓房建築面積由1978年的10座增加到72座;城內綠化覆蓋率達到26%;自來水日供水量3000噸,供水普及率60%。1995年後,鎮村路全部鋪上柏油,實現路面硬化。2000年,鎮政府駐地對外交通四通八達。二、三產業有機械製造、化工、建材、五金、釀造、印刷、供電、郵政、電信、交通運輸、飲食服務等行業。臨沭鎮作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展現出繁榮興旺的小城風貌。

臨沭鎮-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

臨沭鎮政府1938年春,禚村進步青年糕寶梓先後輾轉奔赴延安,尋求抗日救國的道路,是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該鎮最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黨員。1940年11月中共夏莊區委建立,常駐夏莊、蒿科村一帶。1941年曹村建立了夏莊區第一個黨支部,至1946年全區共建黨支部47個。1949年底,共有黨員875名,建黨支部43個。1976年底,黨員總數達到1650人。到2000年底,全鎮黨員共2813人。2000年鎮黨委被省委授予基層先進黨組織稱號,市委授予基層先進黨委、市級黨員電化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基層政權
1940年10月,夏莊區公所成立,1958年成立夏莊人民公社,行政機構稱人民委員會,實行政社合一。1971年7月建立夏莊公社革委會,1982年改稱夏莊鎮,1984年更名臨沭鎮至今。
民眾組織
1941年建立夏莊區職工抗日救國會。1942年建立夏莊區農民抗日救國會,1947年1月改稱夏莊區農民協會。1942年建立青年抗日救國會,1947年夏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夏莊區團支部,1957年5月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夏莊區支部。抗戰時期成立夏莊區婦救會,1947年建立夏莊區民主婦女聯合會,1961年後稱夏莊公社婦女聯合會。1975年成立計畫生育協會。1985年成立個體勞動者協會。

臨沭鎮-教育事業

位於臨沭縣腹地的臨沭鎮,座落在風景秀麗的蒼馬山下,全鎮總面積121平方公里,轄34個行政村(居),總人口11.7萬人。目前現有中學2處,駐城國小4處,農村國小12處,集體幼稚園19處,成人教育學校1處。在校學生9825人,教職工723人,學歷達標率100%。

於店完小臨沭鎮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認真執行教育法律法規政策,以科學的辦學理念為指導,以加強學校硬體建設和精細化管理為切入點,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全鎮校園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教學樓11座,幼教樓4座,綠化面積9.8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5%以上。全鎮中國小教學儀器、音、體、美器材及各種電教器材都按國家標準配備。其中有微機816台,電視機98台,多媒體教室24口。全鎮實施了“校校通”工程,農村完小已建成校園網和閉路電視系統,全鎮學校全部接入網際網路。
臨沐鎮創新“教學共同體”,唱響“均衡發展曲”。以城帶鄉,城鄉聯動,做到了教育資源聯合、教學教研聯手、信息技術聯網,從而放大優質資源,聯合發展優勢,增強辦學實力,形成綜合競爭優勢,促進全鎮教育的均衡發展。
全鎮依託學校資源優勢,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從2000年開始,確定了“深化辦園體制改革,依託學校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校辦幼稚園”的思路,提出了“以園養園,以園興園,校園聯動”的指導性建議,辦園效益十分顯著。現有省級示範幼稚園1處,市級示範幼稚園兩處,縣級示範幼稚園6處。
臨沭鎮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促進了全鎮辦學效益的提高。兩處學校被評為省級規範化學校,9處學校通過市級規範化學校驗收,有兩處學校被命名為省級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4處學校通過市級電化教育示範學校的驗收。承擔了60餘項國家、省、市、縣科研課題,40多項通過專家鑑定結題,中考成績連續九年位居全縣同類學校前列。先後20餘次成功承辦了省、市、縣現場會。

臨沭鎮-經濟發展

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449萬元。該鎮以第二、三產業發達著名,尤以復混肥生產和小商品批發為主。全鎮擁有復混肥生產廠家8家,年生產能力120多萬噸,年產值4.8億元,實現利稅5000萬元;小商品批發市場有興隆商場、常林商城和河濱商場,年成交額1.4億元,實現利稅1100萬元。
第一產業
50年代初期,全鎮糧食平均畝產61公斤,總產376萬公斤。70年代末,全鎮人民以整山治澇為主,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1977年,該鎮東風湖治澇207公頃,修路34條,總長12.6公里;改河一條,長1.4公里;改溝兩條,長3.8公里;修建築物63座。共搬動土石方40萬立方米,用工15.28萬個。1978年冬,蒼馬山會戰工程,治理面積106平方公里,共整地1667公頃;修路118條,總長105公里;築地堰3000米,長46.5萬米;挖築排灌溝渠143條,長10.36萬米;造地19公頃,建中小型水庫10座,塘壩26座。總計投工2228萬個,搬運土石方666.5萬立方米。治理後,糧食產量成倍增長,1978年糧食平均畝產199公斤,總產1276.26萬公斤。2000年全鎮糧食平均畝產658公斤,總產5077.8萬公斤。50年代初期全鎮農業總產值110萬元,1978年891萬元,進入90年代以後,農業內部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由傳統型農業逐步向經濟型農業發展。特別是恆利食品公司成立後,以此為依託,大力發展了圓蔥、胡蘿蔔等露天創匯蔬菜種植。2000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05億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7868萬元。林果業總產值1019萬元,畜牧業總產值3082萬元,漁業總產值430萬元。耕地面積6177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5624.9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295.9公頃,經濟作物2329公頃。糧經作物產值比為4∶6。
第二產業

木材加工臨沭地方的早期工業,主要是家庭手工業和手工作坊。1940年,臨沭一帶在民主政權的鼓勵和扶持下,工商業、紡織、釀酒、碾米、做鞋、鐵木業都有所發展,到50年代初期,第二產業從業人員352人。20世紀70年代以後,工業有了較快的發展。1977年建成裝卸隊、農機修配廠;1978年興建石灰廠、採石廠、運管站、鞋廠、條編廠,當年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050人,實現產值270.8萬元,實現利稅26萬元;1983年建成家具廠、預製廠、磚廠、副食品廠,工業產值達到500萬元。進入90年代後,集體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迅猛發展,陸續建成豐收化肥廠、華豐化肥有限公司、恆利食品有限公司、雷華塑編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私營企業。到2000年,全鎮復混肥生產廠家已達到8家,生產能力達到120萬噸,成為全鎮工業的主導產業。其它私營企業95個,主要有蔬菜加工、建築、建材、條柳編、五金鑄造、礦泉水、皮革等生產行業,年繳稅額超過10萬元的達到38家。第二產業從業人員7100人,實現產值6.3億元,利稅6400萬元。建築業(或其他工業產業):從業人員3000人,實現總產值3500萬元,實現利稅340萬元。
第三產業
抗日戰爭前,境內較大的商號有“東恆吉”(業主韓延連);“西恆吉”(業主韓延選)。他們以經營京貨、廣貨和日用雜貨為主,兼營糕點,資金均約3000元。另有經營日用雜貨為主的“福祥永”、“永貞”等商號;以經營藥材為主的“福生永”、“南六一”和“北六一”等商號。抗日戰爭初期,這些商號逐漸蕭條。1951年後,境內私商全部過渡到供銷合作社。1977年,全鎮第一個工業品商店建成,同時建成貿易貨棧。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商業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1978年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50人,年創產值137萬元,利稅14萬元。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以後,各類商業服務網點得到迅速發展。90年代後,興隆商場、常林商城、木材市場陸續建成開業,逐漸發展成為第三產業的主力軍。2000年,以常林路和蒼山路為主進行了沿街商業樓的開發,全鎮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各類服務網點達到2200戶,從業人員7865人,年創產值2.1億元,利稅2000萬元。
特色產業
植桑養蠶業:系該鎮傳統的農業項目,1949年前境內南部即有植桑養蠶業戶。70年代以後桑園面積迅速擴大,在植桑技術上改變了千百年來高幹、稀植的做法,實行成片矮化密植,增加了桑葉產量。在飼養方法上,由自然溫度飼養、高溫乾燥飼養發展到塑膠大棚保溫保濕育養,改變了過去以春蠶為主秋蠶為輔的做法,實行一年五育,有效地提高了桑葉的利用率和產繭量。2000年全鎮植桑面積367公頃,年產繭45萬公斤,人均年增收200餘元。
復混肥:該鎮的復混肥最早在1992年由鎮供銷公司的高文班生產。1995年擴大生產規模,設立了華豐化肥廠東廠,生產能力5萬噸,當年實現產值2000萬元,利稅200萬元。1997年豐收化肥廠成立,生產能力10萬噸。接著,農家樂化肥有限公司、興四化肥有限公司、第一複合肥廠、農友化肥廠、金大地複合肥有限公司、魯豐化肥有限公司等相繼成立,年生產能力120多萬噸,年產值4.8億元,利稅5000萬元。

臨沭鎮-旅遊景點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濱海革命烈士陵園,位於縣城東北3公里處,臨沭蒼馬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內的疊翠山上。是魯東南最大的仿古紀念建築群。東臨群山,西眺沭水,俯視江淮,占地315畝,總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陵園始建於1942年6月,原址位於縣境沭河之畔的岌山東阜。1968年遷至今址,1989年由社會募捐重修該園。1990年10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將濱海革命烈士陵園列為省級重點革命紀念地保護單位。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政協副主席、濱海人民的老首長谷牧同志親筆題寫園名。陵園建築仿南京中山陵格局,陵園大門至頂端紀念塔為軸線,由南向北,依山勢自下而上,分為8個坡段,周圍有花崗石牆環繞。園內松柏掩映,石階鱗次,莊嚴肅穆。陵園由東、西、中3個部分組成。東部為花卉園和陵園管理處。西部松林中築有烈士墓群,安葬著376位烈士忠骨。
濱海陵園已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她詳實而系統地陳列反映了我山東黨政軍民在抗日戰爭中的光輝歷史,其山東抗日根據地指揮中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以及各級領導的重視,已成為當代人重溫歷史的紅色旅遊景區。據統計,僅每年清明節前後,就有十萬人之多前往陵園謁陵,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蒼山景區

蒼山蒼山主峰為蒼馬山脈的最高峰,它由南、北、中三峰組成,其中北峰最高,海拔394.7m。整個山體松柏掩映,層層疊疊,蒼翠欲滴,怪石磷絢,雲霧繚繞,與周圍群山相映成輝,以自然生態優美而著稱古今。明代詩人舒祥贊曰:“好山面面削芙蓉,吐月摩雲勢更雄。數疊好峰青列載,幾層青嶂碧連空。巍峨低度淮陰小,突兀高聯泰岳崇。日暮捲簾看天色,滿山佳氣雨濛濛。”
蒼山疊翠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標誌,是她有著外界無覓的四奇獨在。即奇石、奇草、奇花、奇林。蒼馬山有其巨大的象形奇石。“老子問天”“駱駝沐月”“虎踞龍盤”“神龜回望”和重約萬噸的腳動石、風動石以及賦有靈性的菱角石等,造形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構成了蒼馬山獨特而壯麗的自然奇觀。其次遍布於整個景區而流光溢彩的各種山花,最為突出的是狗皮氈子草和野薔薇。四至十月晶瑩如茵的氈草,刀削般整齊的將山地似綠毯鋪就;滿山遍野且毫無規則地生長於峻谷峭崖的一簇簇野薔薇,花如翩翩彩蝶,暗香浮動,令人消魂。再就是生長於蒼山之陰具有百年以上樹齡的千畝青檀林,生態景觀國內少有,被譽稱“蒼馬山三樣寶,青檀、薔薇、狗皮草”。是蒼山疊翠錦秀畫卷中尤為奪目的重因。
井二遺址位於鎮政府駐地東5公里的井店子二村西50米處。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呈北高南低狀。地面有大量紅燒土塊、鼎腿、鬲足、灰陶片、獸牙、獸骨等遺物。屬商周文化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蒿科古槐位於李蒿科村中。樹高9米,乾高3米,樹幹周長3.5米,遮陰70平方米,枝葉茂盛。推定為元末明初栽植,樹齡500年以上。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臨沭鎮委(沭新東街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