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重大水文地質問題—理論技術創新與套用

《山東省重大水文地質問題—理論技術創新與套用》是由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濟南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康鳳新、張中祥、徐軍祥、邢立亭、卜華、程秀明、譚現鋒、彭玉明、袁西龍、馮建國、畢建新、吉孟瑞、姜春永、李常鎖、喬令海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重大水文地質問題—理論技術創新與套用
  • 主要完成單位: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濟南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 主要完成人:康鳳新、張中祥、徐軍祥、邢立亭、卜華、程秀明、譚現鋒、彭玉明、袁西龍、馮建國、畢建新、吉孟瑞、姜春永、李常鎖、喬令海
  • 等級:一等
  • 獲獎序號:20160004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6-1-04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山東省地下水開採量占全省供水總量的50%,地下水開採引發了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環境問題,制約了地下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其主要原因在於4大難題:(1)缺乏準確的水文地質參數使地下水資源計算誤差較大;(2)含水層的調蓄能力不清使地下水資源不能得到充分開發利用;(3)基岩山區找水定井困難致百姓飲用劣質地窖水;(4)水源地開採模式不科學致開採布局不合理。
本項目以提高地下水供水能力為宗旨,以可持續開發為原則,針對4大難題,基於山東省60年的水文地質勘查資料,依託最新的動態監測、野外場地試驗,歷經10年的產學研聯合攻關,取得了地下水理論技術創新和找水突破。
1.創立地下水調蓄理論
創立了以淺層地下水合理水位調控、岩溶水增源增采、地下水庫建設為核心的地下水調蓄理論,形成了魯北平原區、魯中南岩溶區、南水北調沿線和魯東山間河谷地帶等不同地質條件區域的的地下水調蓄方案,提高地下水供水能力30%以上。
2.建立水文地質參數系列
依託大量動態監測和野外場地試驗,建立了第四系區和岩溶區不同岩性、不同時間、不同水位埋深的降水入滲補給係數及主要含水層系統的水文地質參數時空系列,標準化了華北平原和北方岩溶區的典型參數,實現了地下水資源量的準確計算。
3.創建找水定井模式
基於2800眼定井實例,創建了缺水山區蓄水構造類型,找水定井模式及其關鍵技術與富水機理,解決了沂蒙山區和膠東丘陵地區如何找水定井的難題。
4.創新水源地勘查評價和開採技術方法,實現全省160處地下水水源地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集成創新了供水水源地勘查技術方法,形成了“可持續開採”、“應急開採”、“增源增采”、“保泉供水開採”、“集中布井開採”等系統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勘查評價和開採技術,解決了不同地質條件區地下水開採方法難題。
本成果出版專著15部,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EI檢索及中文核心期刊20餘篇,獲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2項、國家職業標準1項、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3項。本成果指導了160餘處水源地勘查評價,提交地下水允許開採量815萬m3/d,成為山東省重點城鎮和大型企業的主要供水水源地。指導了2011~2015年春季山東抗旱找水打井:共打井2800眼,成井率97%,鑽探總進尺42萬m,總出水量163萬m3/d,灌溉農田200萬畝,解決了鄉村260萬人的飲水困難,結束了飲用劣質地窖水的歷史。
專家鑑定認為:該成果實現了水文地質勘查評價理論技術上的創新,取得了地下水勘查開發的重大突破。創立的地下水調蓄理論,水文地質參數系列,水源地勘查技術集成和缺水山區蓄水構造類型、找水定井模式及其關鍵技術、富水機理,以及集中布井模式,對於全國水文地質勘查、地下水資源計算評價、地下水資源合理高效開發具有推廣價值和示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