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業科技展翅行動實施方案》是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5年制定的一項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農業科技展翅行動實施方案
- 實施地區:山東省
制定背景,方案內容,
制定背景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農業現代化的“三個導向”戰略思想和“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1號)和《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意見》(魯發〔2015〕1號)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方案內容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圍繞創新驅動、穩糧增收、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在全省開展以農業科技展翅為主題的十大行動。以科技展翅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幅提升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促進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的均衡提升,為我省農業現代化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提供強力的科技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創新驅動。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作用,深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2.堅持產業需求。圍繞全省農業產業發展總體戰略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研發、集成配套和轉化推廣,著力突破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
3.堅持示範帶動。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導,大力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和示範輻射帶動,探索和構建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需求的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體系。
4.堅持人才優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人才的培養步伐,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三)主要目標。
1.突出三大能力建設。以增強科技要素在農業生產領域的廣泛套用為主線,持續提高全省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和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全面完成千億斤糧食省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噸糧市”“噸糧縣”;穩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努力打造全國農產品質量最安全、最放心地區;全省推廣節肥節藥技術成效明顯,全力打造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穩步提高,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實現新的跨越發展。
2.強化構建產業技術體系。大力推進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建設,著力做好各項任務實施工作,努力實現對全省大宗主導農產品和優勢特色農產品的全覆蓋。編制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十三五”建設規劃綱要(2016-2020年),突出科技密切產業發展特色,強化資源整合和高效利用,盤活存量、擴大總量,建立健全以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為核心紐帶的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全產業鏈條的科技支撐基本框架和組織結構。
3.力爭取得一批套用性強的科技成果。立足優勢產業、優勢品類和關鍵領域,培育一批突破性較大的新品種,研發、集成和示範推廣一批農業重大套用技術,力爭在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等方面實現重要突破。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套用,研發一批農業機械裝備,全面提升我省現代農業機械化、智慧型化水平。
4.著力搭建現代農業科技服務平台。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培訓一批優秀農技推廣人員和新型職業農民,引導發展一批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基本形成“農科教、產學研”有機結合的協同創新工作格局。
二、工作重點
農業科技展翅行動立足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工作重點和發展現代農業實際需求,重點開展十大行動:
(一)大力開展農業重大套用技術聯合攻關行動,強化關鍵技術領域的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以加強農業生產套用技術的研發與集成為核心,圍繞事關產業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問題和關鍵難題,凝練10—15項重大研發項目,依託省級農業科研、教學單位牽頭抓總,強化縱向、橫向聯合,積極開展協同創新,鼓勵與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農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協作,建立中試熟化基地,採取“邊研究、邊示範、邊推廣”的方式,力爭通過2—3年的實施周期,在糧食產能、農產品質量安全、資源環境修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要突破。同時,遴選100項單項技術研究項目,鼓勵圍繞區域優勢特色農業開展技術創新,形成行業標準或技術規程,著力提升科技支撐能力與水平。
(二)大力開展科技支撐和服務產業發展行動,強化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龍頭帶動作用。通過創新團隊建設,加快構建農業科技服務新機制,密切科技與產業結合。按照優勢產業區域布局,各創新團隊在全省遴選推薦3-5個縣(市、區),建設省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技術指導服務核心縣(市、區),在全省建立100個縣次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示範基地,開展“農科教、產學研”新機制試點,基本實現對農產品主產區和產業密集區的全覆蓋。在此基礎上,抓好省創新團隊“十三五”建設規劃編制工作,並把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作為創新團隊建設在基層一線的延伸,發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主渠道優勢和人才隊伍優勢,形成農業科研與推廣的“雙輪驅動”,及時把創新團隊的新技術、新成果納入推廣計畫,加快創新團隊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套用。通過農業科技資源的上、中、下聯動,探索建立“創新團隊+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新型農業科技服務新模式。
(三)大力開展種質資源保護開發與良種產業化行動,強化民族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市場在種業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大力推進現代種業發展。突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快育種人才、技術、資源依法向企業流動。全省新建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等農作物商業化育種中心30個,按照市場化、產業化育種模式開展品種研發,積極構建“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體系。注重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健全完善種質資源保護機制,加大現代育種技術研發,著力提升種業科技支撐能力。建設一批良種繁育基地、品種展示示範基地和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基本覆蓋農產品優勢主產區。鼓勵種子企業與制種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進一步搞好品種試驗審定與展示示範,加快高產、優質、廣適優良新品種的選育及更新換代,充分發揮良種在增產因素中的主導作用。
(四)大力開展糧食穩產增產技術推廣行動,強化“高產創建”實施力度。切實發揮高產創建的基礎平台作用,持續穩定提升糧食等主要農作物生產能力。一是深入開展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的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建設。加強優良品種及相關高產栽培技術的試驗、示範和集成推廣,著力解決困擾糧食生產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深入挖掘單產潛力,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實現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二是加大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力度,落實好“三推”(推廣高產高效多抗新品種、推廣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栽培技術、推進耕地質量建設)、“三控”(控肥、控水、控藥)和“五個優先”(良種良法配套優先、農機農藝融合優先、安全投入品優先、物理技術優先、信息技術優先),提高糧食生產的綠色化水平。三是加快糧食高產創建示範方建設步伐,努力擴大實施規模,不斷提高示範方建設的質量和標準。通過示範方建設,顯著提升糧田基礎生產功能,落實各項關鍵增產技術,切實做到“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全面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五)大力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行動,強化環境修復和土壤改良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基礎保障作用。以增強科技要素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耕地質量提升、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轉化套用為重點,切實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推廣選用抗旱品種、套用水肥一體化、農藥減量控害、降解地膜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養殖場沼氣建設等一系列新技術、新模式。根據各地資源條件和相關產業發展狀況,積極開展農業節水、化肥減量、農藥減控、農業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畜禽養殖提升、生態循環農業創建等重點工程,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攻堅戰,切實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強化技術創新,完善監測體系,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和機制。力爭到2020年,全省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一控”是指,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要劃定總量的紅線和利用係數率的紅線;“兩減”是指,把化肥、農藥的施用總量減下來;“三基本”是指,針對畜禽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秸稈焚燒的問題採取有關措施,通過資源化利用的辦法從根本解決好這個問題)目標,耕地質量得到明顯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六)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強化農產品品牌戰略。深入貫徹實施“齊魯靈秀地、品牌農產品”戰略,著力打造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相配套的技術服務體系,普遍提高農業生產投入品科技含量水平,全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是加大控肥、控藥等節本增效的綠色增產技術科研攻關,集成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提升科學用肥用藥水平,大幅減少農藥、化肥用量。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以農產品為單元,以農業生產全過程為主線,不斷健全完善產前、產中、產後相互銜接、嚴謹配套的農業地方標準體系,到2020年,基本做到全省主要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有標可依。三是切實抓好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探索適應全省推廣套用的綠色生產模式。四是積極開展主要農產品高值化加工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形成一批推動農業產業拓展和農產品價值提升的關鍵技術和特色產品。
(七)大力實施農機裝備研發創新行動,強化提升農業機械裝備水平。針對我省糧食作物生產裝備不全不優和經濟作物生產裝備短缺落後的狀況,開展立項研究,集中研發提升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技術,創新突破經濟作物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裝備技術,引導發展林果等其他作物生產、設施農業和畜牧水產養殖機械化裝備技術,努力研發創新一批關鍵急需、新型智慧型的農機裝備,最佳化提升一批技術先進、功能適用的農機裝備,驗證示範一批覆式高效、質量可靠的農機裝備。力爭通過3-5年的實施周期,遴選100-200項單項技術研究項目,在農業生產機械化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要突破。同時,瞄準農業生產和市場兩大需求,強化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套用,加快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智慧型化升級改造,推進農業機械裝備及農機化發展的轉型升級,提升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
(八)大力實施“萬名科技人員下鄉”行動,強化基層體系建設在農業技術推廣的主渠道作用。以科技進村、入戶、到田,推廣穩產增產和抗災減災技術為重點,每年組織1次萬名農業科技人員下鄉活動,不斷加大關鍵時節、關鍵環節的技術指導。堅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遴選發布制度,每年篩選、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各50項,並制定相應技術操作規程和技術指導方案向全省發布。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生產大戶等為重點,每年在種植業大村、專業村、特色村積極培育農業科技示範戶7.5萬戶,每個示範戶示範帶動周邊10-20個農戶,安排專家和技術指導員對其進行專門指導,推廣普及先進適用新品種新技術。在全省農業行政村中探索建設村級農業技術服務站點1萬個,為每個站點配備1-2名村級農民技術員。鼓勵和支持科研教學推廣單位、國營農場、良種示範場、種養大戶、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參與建設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每年重點建設350個左右,充分發揮示範基地承接上游科研和輻射下游推廣的平台作用。深入實施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工程,採取分層次分批分專業培訓的方式,每年對8000名左右的縣鄉兩級農技人員開展培訓,著力解決其科技素質低、知識更新慢等問題。積極利用基於移動互聯的農技推廣服務雲平台、農業科技網路書屋等現代信息化服務手段推廣農業技術,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努力提高技術到位率。
(九)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行動,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建設。以提升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為目標,加強新型職業農民規範管理,有針對性地加大培育實施力度,2015年遴選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人數達到3.5萬人。根據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和農民實際需求,對不同類型新型職業農民按照培養目標,採取符合農業生產規律和農民學習特點的“分段式、參與式、選單式”培育形式,分類開展系統培訓和精準培育。建立新型職業農民信息管理系統和職業農民檔案,加強認定後管理和跟蹤服務。研究制定出台教育培訓、土地流轉、生產補貼、金融信貸、農業保險、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村創業。
(十)大力實施科技型現代農業企業培育行動,強化“產學研”對接服務平台建設。鼓勵龍頭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引進培養科技人才,打造一批科技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努力在企業孵化、產品技術研發、品牌培育上取得新突破。鼓勵龍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按照相關申報審批程式設立國家級、省級研發中心,支持龍頭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修訂和重大科學技術攻關等。鼓勵龍頭企業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研發,進行設備技術改造,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流動站,支持龍頭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承擔國家科技計畫項目。鼓勵科研單位和科技人員通過技術承包、入股、轉讓等形式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農業科技資源依法向企業流動。實施農產品加工技術服務平台項目,建設科企對接網路服務平台,舉辦農產品加工科企對接活動,開展縣域技術服務平台建設,實現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的線上線下互聯互通,打通產學研結合的最後一公里。加強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建設,搭建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推廣和成果轉化平台,促進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集聚發展。開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培訓,對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民等項目實施主體進行專業技能培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全省農業科技展翅行動,將其作為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與發展,加快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工作落實。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從人員配備、經費保障、條件建設等方面,為本次行動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二)強化政策扶持。各地要在實施農業科技展翅行動的基礎上,圍繞“十三五”建設目標,建立農業科技服務長效機制。要加大對農業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穩定投入增長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引導資金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傾斜,集中財力加快解決制約我省農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建立農業科技“多元化”投入格局。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廣泛吸收工商企業和銀行信貸資金,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財政支撐體系。
(三)加強基地建設。加大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標準園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力度,使其在推進現代農業科技進步中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切實搞好項目資源整合,打造農業科技綜合套用平台,發揮好資金和科技的整體效益。
(四)加大宣傳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現代傳媒,大力宣傳農業科技展翅行動的重要意義、工作開展情況和成效,認真總結農業科技展翅行動的工作經驗,重點探索和實踐科技服務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新機制,培養先進、樹立典型,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農業展翅行動的濃厚氛圍,推動我省農業科技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