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濱州分校

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濱州市分校,原名為“中央農業廣播學校惠民地區辦公室”,創建於1981年6月,由原惠民地區行署農業辦公室等九個單位建立,並成立了中央農業廣播學校惠民地區領導小組,轄惠民、濱縣、無棣、霑化、陽信、博興、鄒平、高青、廣饒、桓台、墾利、利津十二個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濱州分校
  • 創建時間::1981年
  • 學生人數::1560
  • 教師人數::132
  • 所屬地區::中國 山東
主營服務,學校概況,

主營服務

負責全區教學組織管理,開展師資培訓,教師研究,利用廣播,電視,VCD等組織學習,組織專,兼職教師定期面授輔導,相關專業培訓,開展“綠色證書‘培訓,開展各類實用技術培訓。

學校概況

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濱州市分校,原名為“中央農業廣播學校惠民地區辦公室”,創建於1981年6月,由原惠民地區行署農業辦公室等九個單位建立,並成立了中央農業廣播學校惠民地區領導小組,轄惠民、濱縣、無棣、霑化、陽信、博興、鄒平、高青、廣饒、桓台、墾利、利津十二個縣。1985年5月,行署正式行文建立“中央農業廣播學校惠民地區辦公室”,列為科級事業單位,編制5人,隸屬惠民地區農業局領導,轄濱州、惠民、濱縣、陽信、霑化、無棣、博興、高青、鄒平九個縣市。1988年4月,地區編委會編辦18號文,同意地區辦學人員增編為7人。1989年3月,地區農廣校辦公室正式更名為“山東省農業廣播學校惠民地區分校”,為副處級全額事業單位,隸屬地區農牧局領導。1990年1月,高青縣劃歸淄博市,1990年3月,在農廣校評估時,學校編制由7人增為10人,辦學經費3萬元。同年12月,經省教委評估批准為正式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濱州市農廣校是濱州市最大的一所運用現代傳媒手段,面向農村實施遠距離教學的成人中等專業學校,隸屬市農廣校領導小組和市農業局雙重領導。農廣校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市長、組織、人事、農業、財政、勞動、教育、科技、計畫、團委、婦聯、廣電等聯合辦學單位15位負責同志組成。業務上實行中央、省、市、縣、鄉五級體系辦學,四級管理。2000年3月,經濱州地區編委批覆同意,加掛“濱州地區農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的牌子,承擔農村教育培訓職能。目前全市設市農廣校和濱城、惠民、陽信、無棣、霑化、博興、鄒平7個縣(區)農廣校,76個鄉鎮教學班。現有專職教師56人,兼職教師49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高職稱39人、中級職稱11人。現有辦公室及教室500多平方米,多媒體教室150平方,教學專用汽車一部,衛星小站一個,教學示範基地12處,農民科技書屋31處。
建校近三十多年來,堅持“面向三農、服務三農”的辦學宗旨,累計註冊中專招生1.7萬人。同時,根據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堅持“以中專為基礎,向兩頭延伸”的多層次辦學方針,先後與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農乾院、中國農業大學、瀋陽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等高校聯合,開辦本、專科函授教育,已累計培養大學本科、專科生5600餘人。畢業學員中,擔任市級領導幹部1人,擔任縣級領導幹部16人,鄉鎮幹部318人,企業廠長、經理364人,鄉鎮農技推廣骨幹1137人,1891人擔任了村組幹部,2310名學員成了各類專業戶;省級以上勞模、人大代表4人,市縣級以上勞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三八紅旗手263名;4413人次獲得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獎勵,取得縣以上科技成果1249項,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各類管理和技術人才。
為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搞好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指示精神,全市農廣校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主題,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民科技教育培訓。目前,已經完成“綠色證書”培訓4.6萬人次,各類農村實用技術培訓41萬人次,推廣新技術、新成果619項,培養專業戶、科技戶、示範戶2.04萬戶,帶動農戶近30萬戶,為社會增加經濟效益60多億元,有效地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濱州市農廣校系統作為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的主要基地之一,始終堅持"致富農民,必須轉移農民;轉移農民,必須培訓農民"的工作思路和"政府推動、學校主辦、部門監管、農民受益"實施原則,認真執行政策,規範工程實施,傾力打造勞務輸出品牌,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6.8萬人次,占全市“陽光工程”任務的50%以上。
濱州市農廣校先後10多次先後被中央農廣校領導小組、省人事廳、省農業廳等部門授予先進集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