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地處山東省南部,政區除新增嶧縣以外,沿襲沂州府琅琊道,與臨沂地區基本一致。

基本介紹

建制背景,歷史沿革,建立,變遷,解體,歷任專員,偽沂州道公署,

建制背景

1932年,國民政府行政院頒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暫行條例》,規定在省以下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省政府的輔助機關。
1936年1月,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制訂《山東省分區設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暫行規程》,規定將全省劃為12個行政督察區,設定專員公署,執管行政督察區政務。專員公署的主官為專員,併兼專署所在地縣長,專署與縣政府合署辦公。《暫行規程》公布後,省政府在臨沂建立了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歷史沿革

建立

1936年2月13日,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沂水成立,張里元任專員,併兼沂水縣縣長。三專署轄臨沂沂水郯城費縣莒縣日照蒙陰嶧縣8個縣。此時,三專署的辦事機構有秘書處、第一科(民政)、第二科(財政)、第三科(公路建設)、第四科(建設)、第五科(教育)、視導室(亦稱視察處)、金庫、徵收處和政警隊。

變遷

1936年6月16日,經省政府批准,三專署遷址臨沂。
1937年11月,行政院通令各省政府,專員一律免兼縣長。
1938年4月下旬,日軍侵占臨沂,三專署遂撤往山區活動。
抗日戰爭期間,臨沂及各縣城為日偽侵占,共產黨在農村創建抗日根據地,國民黨三專署只能在其控制區內行使職權,區劃變得混亂。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對區轄縣再做調整,行政院於民國36年核准備案,此時,嶧縣已劃入第十五區。
1947年春,國民黨軍隊占據臨沂城後,國民黨三專署一度返駐臨沂城。

解體

1948年10月,國民黨駐臨沂守軍棄城南遁,三專署隨之解體。

歷任專員

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的歷任專員是:
張里元(1936年2月任職)、鄭小隱(1941年10月任職)、王洪九(1944年11月任職)。

偽沂州道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在其占領區扶持建立了由日本人充當顧問的各級偽政權,為其侵華戰爭服務。
1938年3月5日,偽山東省長公署成立,將山東省劃為4道,臨沂、郯城、費縣、莒縣、沂水、蒙陰6縣屬魯南道,日照縣屬魯東道。
1940年6月11日,偽山東省長唐仰杜將原魯東、魯西、魯南、魯北4個道區改劃為10個道區,建偽道公署,其中於是年7月初成立的偽沂州道轄臨沂、郯城、費縣、莒縣、沂水、蒙陰、日照7個縣。
偽公署辦事機構有第一科(民政、教育) 、第二科(財政、建設)、第三科(治安、警務)。偽道公署設道尹1人,秘書1人,科長3人,視察、督學、技正、技士各1人,科員4人,辦事員5人。
1943年1月,偽山東省公署規定:道公署設秘書室、民政科、財政科、教育科、建設科、警務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偽沂州道公署遂即垮台。
偽沂州道歷任道尹是:王九思(1940年6月任職)、曹若山(1942年9月任職)、周慶餘(1943年11月任職)、王峰青(1945年1月任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